老照片旧时光:民国时期的校服,性感而不失雅致!
身着校服的民国女学生 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校服 身着旗袍的学生 白袜子,黑皮鞋,类似旗袍的白色校服 民国时期的校服,比今天的校服成熟好看多了。 民国时期身穿旗袍的大学生,性感而不失雅致 身着校服的林徽因(最右侧) 中袖上衣配裙子,黑丝袜配上黑色小皮鞋,在当时应该算是很时尚了 民国时期的大学生 食堂吃饭的民国大学生 游行中的民国大学生 坐在木栏杆上微笑的女学生 众多影视作品中也有着这种文明新装的影子 演…
身着校服的民国女学生 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校服 身着旗袍的学生 白袜子,黑皮鞋,类似旗袍的白色校服 民国时期的校服,比今天的校服成熟好看多了。 民国时期身穿旗袍的大学生,性感而不失雅致 身着校服的林徽因(最右侧) 中袖上衣配裙子,黑丝袜配上黑色小皮鞋,在当时应该算是很时尚了 民国时期的大学生 食堂吃饭的民国大学生 游行中的民国大学生 坐在木栏杆上微笑的女学生 众多影视作品中也有着这种文明新装的影子 演…
思想本身,没有丝毫危险的性质。只有愚暗与虚伪,是顶危险的东西。只有禁止思想,是顶危险的行为。 近来——自古已然——有许多人听见几个未曾听过、未能了解的名辞,便大惊小怪起来,说是危险思想。问他们这些思想有什么危险,为什么危险,他们认为危险思想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他们都不能说出。象这样的人,我们和他共同生活,真是危险万分。 我且举一个近例,前些年科学的应用刚刚传入中国,一般愚暗的人都说是异端邪教。看待…
研究中国大学教育的人,可能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本世纪初,最早承担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职责的,大多是一批传统的士子,比如北大校长蔡元培、南开大学创始人严修、南洋大学堂校长唐文治、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以及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等等,都是进士或举人出身。如果仅仅是个别人,也许还是特例,但现代大学教育史向我们显示,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不仅如此,这些现代大学制度的设计者,同时又是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三年一次的鲁迅文学奖又要开始评选了。那天和几个朋友闲聊谈及此事。一个朋友忽然问:“假如鲁迅还活着,他能获奖吗?”我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大笑,说:“老弟,快别逗了!他能获奖?就算路边卖油条的大妈获奖了,他都不可能!”朋友问为什么。我说你看看鲁迅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吧,比照这些东西,鲁迅别说获奖,有人给他提名就已经是勇气可嘉了。 先来看看“鲁奖”评选的指导思想:以……为指针,按照……的要求…… 得…
文/周松芳 有意思的是,在汉人效仿旗装老早以前,“旗下的妇女嫌她们的旗袍缺乏女性美,也想改穿较妩媚的袄裤,然而(嘉庆)皇帝下诏,严厉禁止了”等到汉人可以穿旗装了,也就意味着旗人可以穿汉装;汉人的旗装还没有大兴,旗人的旗装早已弃如敝屐:“北京街头不见梳大板头装束的妇女,不是从一九一二年元月一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时开始的,而是从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五日,溥仪被逐出紫禁城…
民国时期的名人对待中医的态度,大抵可分为三类,“废止中医派”、“拥护中医派”、“改造中医派”。但确切地说,是两派:偏激的“废止中医派”与折衷的“改造中医派”,因为“拥护中医派”也大都力主“改造中医”。 近代一些极力排拒、诋毁乃至主张“废止中医”的新潮人物,一旦到了治病救命的份上,并不完全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决不请中医治病,有时候也会采取务实的态度,迫不得已地放弃对中医中药的拒绝。 像吴汝纶“到…
隔不了多久时间,官方就要强调一下“反对”形式主义、“克服”形式主义,这个规律已经成为官民共识。可见,形式主义是打不死的国粹。为什么?因为大一统的国家意志与丰富多彩的人性世界是一对天然矛盾。为了应对时局之困,人们只能谋求变通,采取船也过、桥也过的折中之策,既维护表面形式,又拿到内容实质。所以,当形式太过强大时,官方会反对形式主义;反之,当内容过于强大时,官方又会反对实用主义(或称机会主义)。总之,始…
抗战时期的国军女兵。 电视剧中的国军女兵形象。 真实的国军女兵。 电视剧中的国军女兵形象。 我们对于国军女兵更多的是停留在女特务的印象上,当时女特务都是军统招收,毕业后主要的工作除了从事间谍活动,也负责从事译电,秘书等工作,而秘书的主要工作还在于对这些军事主官的监视。 除了女特务之外,救护队也是女兵主要存在的地方,战场上将士英勇奋战,她们则给这些受伤的将士最好的医疗救助。 当时国军正规军八百万人,…
文 | 甘蓝蓝 白先勇有三重身份:作家、细说红楼、传播昆曲。但都抵不上他最广为人知的标签:白崇禧的儿子。 学者许知远曾评价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很少有像白先勇这样的作家,个人命运与近代历史风云之变迁息息相关。” 他出生在广西南宁,之后迁移到桂林。抗战开始,跟着全家去了南京,又去了上海。1949年后,他辗转到香港,最后到了台湾。 在台湾度过青春期,20岁又去了美国留学。 白先勇先生 少年时代经历…
胡适与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发生在1919年7月间,因胡适的一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引起。 胡适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国家的政治是极为关心的。后来到了美国,他不仅有三分之一的学时选修政治、经济课程,并对美国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十分感兴趣,同时也十分关注国内和国际的政治,曾积极参与1912年和1916年美国总统竞选活动和为中国民主共和政治作辩护。1917年回国后,被“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