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 他们不怕封号
有人感叹民国时期曾经文化气氛十分开放,呈现出一种“混乱的自由”景象。随着国门对外打开,各种“主义”思潮激荡而来,诱惑着一些先进分子思考和发声的冲动。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办报刊。当然,他们办的那些“革命报刊”,虽然开张容易,但都很难维持,无法逃脱纷纷夭折的命运。 陈独秀与《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出生于1879年的陈独秀,17岁考中秀才,但在乡试中落第。 维新变法的失败和八国联军的侵略给了陈…
有人感叹民国时期曾经文化气氛十分开放,呈现出一种“混乱的自由”景象。随着国门对外打开,各种“主义”思潮激荡而来,诱惑着一些先进分子思考和发声的冲动。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办报刊。当然,他们办的那些“革命报刊”,虽然开张容易,但都很难维持,无法逃脱纷纷夭折的命运。 陈独秀与《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出生于1879年的陈独秀,17岁考中秀才,但在乡试中落第。 维新变法的失败和八国联军的侵略给了陈…
55年前的9月3日,傅雷夫妇在上海市江苏路284路5号住所”疾风迅雨楼”双双自杀身亡,傅雷系吞服巨量毒药,在躺椅上自杀,享年58岁,夫人朱梅馥系在窗框上自缢而亡。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傅雷早年留学法国…
邵洵美(1906-1968),祖籍浙江余姚,出生于上海,出身官宦世家。新月派诗人、散文家、出版家、翻译家。1923年初毕业于上海南洋路矿学校,同年东赴欧洲留学。入英国剑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27年回国,与盛佩玉结婚。1928年开办金屋书店,并出版《金屋月刊》。1930年11月”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成立,当选为理事,并任会计,1933年编辑《十日谈》杂志,并发表第一篇小说名为…
祖国蒙羞,民族患难之时,不知有多少心怀天下的志士,四处呼走,离家弃子,他们只想为自己的民族为自己的国家做一点事,或许有用,或许无用,但行动总比干哀嚎强百倍。自打晚清沉沦之际,便有许多饱读诗书的才子,立志要为中华崛起而做贡献,不论是何出生、学的哪家学说,但凡是对中华有感情的人,都劲往一处使,协同起来,为中华崛起出谋划策,晚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叫马相伯的人,可能当代没有几人知道他的名字,但当时他就是最出…
一直以来,中国式的父亲是不苟言笑,严肃甚至可怕的,他们更多地负担着家庭的经济重任,主观和客观上都难以给家人很多的陪伴。 这种刻板、严肃、缺少柔情的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父亲,然后这些父亲培养出来的儿子,又成为了与父辈类似的父亲。 那么,中国式父亲真的没有柔情吗?我看未必,傅雷,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父亲,他对待儿子严苛,甚至经常挥拳打孩子。可是,仔细探究其中,他的内心并不是缺乏柔情的。 提起傅…
胡适先生和鲁迅先生,都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基本也差不多,主流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绝大部分都是糟粕垃圾,应该彻底地否定抛弃。为什么会这样? 鸦片战争以后,很多所谓学贯中西的文化人认为,中国政治经济的落后,都是由于文化的落后造成的。 因此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八个字:要么改造,要么扬弃! 由于这种极端主张,因此他们对京剧所代表的旧剧的态度,也是如此。 鲁…
1943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普遍开展“审干”。7月15日,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的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大会上,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康生作《抢救失足者》报告,宣称延安各机关“特务如麻”。 “审干”运动转为肃反运动,即“抢救失足者”运动,并迅速掀起高潮。“左”祸盛行,怀疑一切,残酷斗争,大批无辜的同志被无情打击为“特务”、“叛徒”和“敌探”,造成大批冤假错案。 1943年5月…
1916年10月,远在大洋彼岸留学的胡适,致信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八条主张。陈独秀大为赞赏,立即编发在他所创办的《新青年》上,并专门撰写跋文曰:“白话文学将为中国文界之正宗,余亦笃信而渴望之。吾生当见其成,则大幸也。”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翻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一页。 &nbs…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
一份创刊于上海的综合型文化月刊,曾几何时风靡全国,其影响力所及,延续了一个世纪,成为一座文化坐标。它所倡导的文学革命,所开启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彻底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推动着时代巨变的步伐。 这个杂志就是创刊于1915年9月的《新青年》…… 从《青年杂志》到《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由陈独秀创刊于上海,这是一份综合性文化月刊,每号约100页,六号为一卷。后因与上海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