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清算汉奸,缪斌为何第一个被处决
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9个多月,1946年5月21 日,在江苏苏州一声枪
响,南京国民政府拿一名汉奸开了刀。自此之后,一批又一批汉奸在受审之
后被送上断头台。先后被处决的汪伪军政头目,大约有2700多名。

这第一名被枪决的汉好名叫缪斌。他于1946年4月3日受审。4月8日
宣判,5月21日执行判决。整个审判过程似给人匆促之感。当法庭宣布判处
其死刑时,他表示不服,在庭上喊起冤来。
缪死之后,为他叫屈的不乏其人。如曾任汪伪政府教育部部长的李圣五
说过,缪的妻子做了一件蠢事,公布了“暗示重庆高级官员与他丈夫的和平
使命有关的文件”,“这些文件显然使某些人感到很尴尬”,因而缪斌很快
就被处死了。
缪斌是何许人?判处死刑是否量刑失当?拿他开“杀戒”,是否有什么
阴谋?我们还是从缪斌其人以及他的所谓“和平工作”谈起。
本来名声不佳缪斌字弼丞,号丕成,1895年生,江苏无锡人。其父缪建
章是无锡城内希夷道院的当家道长。缪斌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大学电
机科。他成绩差劲,若不是校方通融,怕就拿不到毕业文凭了。
缪走出校门,去广东考进了黄埔军校。后受蒋介石识拔,担任军校教官。
1925年,参与发起孙文主义学会。后历任国民党第二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教导一团党代表、三师政治部主任等。北伐时,任王柏龄为师长的教导师党
代表。该部奉命攻打南昌,行至牛行车站附近,遭到孙传芳的部队谢鸿勋师
的伏击,被打得溃不成军。缪斌落荒而逃,找了个地方躲了起来。北伐军拿
下南昌后,他才惴惴不安地到南昌去见蒋介石。出乎他的意料,蒋不但没有
责罚他,还委以第一军副党代表之职(该军军长为何应钦,党代表乃汪精卫)。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缪斌充任过军事委员会经理处处长、国民革命军
总司令部经理处处长等职。1928年11月任江苏省民政厅长。在此之前,这
一职务由茅祖权担任。茅去职后留下的遗缺,宋美龄举荐江苏省政府委员缪
斌填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一次讨论未获通过。据孙云年《北伐逃将缪
斌怎样当上江苏民政厅长》一文(载《民国春秋》1993年第1期),国民党
元老吴稚晖以缪斌品行不佳,年少任性,不宜主持一省地方行政为由,极为
反对,第二次讨论,因缪事先做了吴老头子的工作(据说是巧妙地将一张5000
元的支票塞到了他的口袋里),吴不再表示异议。缪斌如愿以偿,以江苏省
政府委员兼任民政厅长。
他本来年轻气盛,这回得志愈加张狂。民政厅长不为民众谋利,却“以官谋私”。利用其母六十寿辰,大事铺张,闹了三天三夜,趁机广敛钱财。据云,寿礼中小型金佛特多,苏南、苏北各县县长、局长得知其母是虔诚的佛徒,为取悦缪斌,争相以金佛为献。
缪斌刚刚在江苏省民政厅长的位子上坐热,就被人参了一本,说他借为
母庆寿之机卖官鬻爵。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派人调查属实,缪斌受到革职处
分。此后一段时间,他在无锡老家赋闲,百无聊赖,乃想到了著书立说成“一
家之言”。当时日本已侵占东北四省,正在华北步步逼进,国人抗日呼声日
高。就在这种形势下,缪斌草就了一部长达10万言的书稿,名曰《中日邦交
的历史渊源》。送无锡各报馆要求刊载,均遭婉拒,因他的这部“大著”实
在是不合时宜。他于心不甘,便让其父缪老道的义子陈一新出面办了一张报
纸,莲载他的书稿。这张野鸡小报无人问津,书稿还没有登完,报纸就停刊
了。
为谋求伪职四处奔竞后缪斌到日本转了一圈。回国后撰《武德论》一篇,
由开明书局出版,宣扬“武力即道德”,为日本军国主义张目。
“七七”事变爆发后,他跟日本人打得火热。有日本人劝告他,投靠日
伪,乘时而起。缪斌本来就有待机而动、东山再起的念头,日人的劝说正中
下怀。于是,他为自我推销、谋求职位而到处奔走,极力巴结王克敏之流(后
来还有汪精卫等巨奸)。在以王克敏为首的华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
谋得了“新民会副会长”一职,实际上成为该伪组织的主持人。连有的日本
人也鄙薄其奴颜媚骨。今井武夫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他(缪斌)那毫无气
节的样子,惹起中国同事们的鄙视。”
今井武夫为筹建汪精卫伪国民政府之事,于1939年5月返回日本逗留东
京时,缪斌请其把他介绍给汪精卫。今井武夫曾给他的“忠告”,大意谓:
阁下是新民会的最高领导者,公开打出反对国民党的旗帜。而汪精卫依然以
国民党副总裁自居,并正在重建国民党政权,他还要继续打国民党旗号。你
和汪精卫,“不是在主义上不能同一步调吗?”但缪斌不听今井武夫劝告,
瞒着华北伪政权,投靠汪精卫等人,千方百计往即将成立的汪伪南京国民政
府中挤。后取得了伪立法院副院长的位置。
缪斌一面在华北“临时政府”任伪职,一面钻进南京汪伪政府。由于有
这种双重身份,他既受到华北“临时政府”的攻击,又遭到南京汪伪国民政
府同事的指责,结果是两边不受信任和重用,处于有职无权地位。
招致周围不满的缪斌,同南京和北平的伪政权疏远起来。他企图秘密地
跟重庆政府联系,其子还曾奔赴重庆。他开始对南京汪伪政府进行批评,同
时对重庆政府鼓吹“日华和平”。至于他是否真的跟重庆最高当局搭上关系,
还很难说,恐只是跟军统局下属单位的负责人有些接触。

致力“日华和平”
日本在侵华战争后期,颓势已日益明显,败亡的端倪渐渐显露。1944年
夏,太平洋上塞班岛日军全部被歼,东条英机内阁被迫总辞职,小矶国昭内
阁取而代之。新内阁鉴于战况对日不利,在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作出了积极
地和重庆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决定。并由宇垣一成大将以私人名义前往中国
试探和平。宇垣于9月中旬出发,到了中国东北、华北、华中的一些地方。
频繁活动之后,无果而返。小矶在失望之余,遂决定不假手他人,而由日本
政府直接进行所谓“缪斌工作”,通过缪斌跟重庆政府谈判和平。
1944年10月初,缪斌在南京接连几次拜访新上任的日本中国派遣军副
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向他提出:“我受重庆政府的委托,愿为日华和平而尽
力,因此请从中斡旋”。并要求重新使用被日本宪兵队封闭的无线电台。今
井武夫并不相信他,但鉴于日本政府急切地要找到跟重庆政府和谈的居间
人,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故答应了他的要求。今井向宪兵队打了招呼,
默许缪使用无线电台。
缪斌的电台启封以后,今井便着人监听,发现他只有几次和战线附近的
电讯所交换了买卖物资的情报,而自始至终没有截获他跟重庆政府联系的密
码电报或其他重要电讯。今井对缪斌能否代表重庆始终表示怀疑。
日本驻汪伪政府“大使馆”和有关陆海军派出机关对缪斌的历史、现实
表现、政治背景等进行了调查、审核,“共同对这个人选抱有畏惧之感,立
刻觉得不可信任”。
但是日本政府寄很大希望于“缪斌工作”。对缪斌的“重庆代表”身份,
宁信其真,不信其假。
这时传出缪斌所提“和平条件”:作为和谈前提,应立即解散汪精卫的
南京政府,建立“反映民意”的南京留守政府。
1944年12月7日,日本驻汪伪政府的“大使”和两名武官回到东京,
立即拜访了外务大臣重光葵,向他汇报了缪斌的情况。随后,外务大臣向小
矶首相建议,停止“缪斌工作”,但不被小矶接受。于是“大使”及两名武
官于12月10日直接拜见小矶首相,向他报告他们所知道的有关缪的情况。
听了“大使”等人的汇报,小矶大为恼怒,质问道:“诸位为什么非反对日
华和平不可?”“大使”等声辩说,他们身在战场,经常体验到战争的变化,
比日本国内的人更加痛感到“日华和平”的紧迫性。但以缪斌作中介人是否
得当,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重要问题。这次“和平工作”恐怕是最后一次机会
了,万一失败,则时不再来。“希望政府不要盯在偶然拾到的缪斌路线上”。
但小矶利用缪斌进行“和平工作”的决心已下,怎么也动摇不了。
早在9月5日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就讨论了跟重庆政府谈判和平
时日方的“让步条件”。内容包括:“同意蒋介石返回南京,建立统一政府”;
“如在华英美军队撤走,帝国亦全部撤兵”;“关于满洲国,不变更现状”;
等等。
1945年3月,小矶首相派他的士官学校同期同学,年迈的山县初男大佐,
到中国邀请缪斌赴日。山县抵上海后,特地转南京拜访今井武夫,以闲聊的
方式征求今井对缪斌的看法。今井“直率地讲述了来自当地各方面的情报”,
及他对缪斌的观察。山县没有任何表示。16日,缪斌由上海抵东京,向日本
方面提出了“日华全面和平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为:取消汪精卫的南京政
府,建立留守府。重庆政府和日本政府通过该留守府谈判日本停战和撤兵问
题。谈判结果俟重庆政府还都南京后公布之。
缪斌的方案被提到3月31日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进行讨论。陆军、海军、
外务各大臣及统帅部一致反对该方案,理由是: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原先曾决
定,对重庆政府的“和平工作”,必须通过汪伪政府进行,以缪斌作中介人
不合适,此人不可信;再说缪斌所提条件中,关于撤兵一项,有日本撤兵之
后,英美不撤兵之忧。4月3日,天皇裕仁亲自过问了缪斌问题。在缪斌的
身份、资格及其与重庆政府的关系尚未弄清的情况下,就让他去日本,并将
其作为贵宾安排在迎宾馆下榻,任其暗中活动,对小矶内阁如此轻率的做法,
天皇表示不满。小矶内阁不得不在4月5日宣告总辞职。由于“中国的一个
怪人物”的关系,内阁被迫总辞职,这在日本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随着小矶内阁的倒台,缪斌也被赶出了日本国境。
《周佛海日记》中的缪斌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缪斌跟周佛海的交往很密。
这期间,周佛海在日记中9次记录了缪斌跟他的接触。
据周佛海日记,汪伪国民政府成立之前,在北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担任新民会副会长的缪斌,不时地到汪精卫、周佛海处走动。 1940年2月
21日,他赴上海,跟周谈了新民会问题,汪精卫还设晚宴招待了他。隔了三
天,周回访缪斌,与他谈了华北情形。当时汪伪政权即将以伪“中央”形式
出台,华北地区的伪政权(当时尚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很快就要换一
块“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招牌),名义上将归汪伪中央领导。故缪斌要抱汪
精卫等大腿,而汪伪则要利用像缪斌这样的人,把手伸到华北地区。
汪伪政权于1940年3月30日成立后,缪斌往周佛海处跑得更勤。7月
27日下午,缪访周佛海,广泛地交谈了华北的各种问题。就在这次会见中,
周佛海允诺每月送缪斌“机密费”万元。这是汪伪对缪斌的笼络和犒赏。说
明缪斌此时已心甘情愿供汪伪驱策了。
此后一段时间,缪斌曾卖力地为汪伪政府游说江北李长江等归降。1940
年10月26日,缪斌由北平经南京赴苏北泰州,百般劝说李长江投奔汪伪政
府。11月13日,缪斌到上海向周佛海汇报了劝诱李长江投顺的情况。周对
缪的这次劝降活动寄予很大希望,他说:“此事如能办到,江北**或可不
致蔓延〈长〉也。”12月1日,缪斌又向周佛海报告了日前赴苏北会晤李长
江等的经过,并谈到了华北及“东亚联盟”等问题。不久,其劝降活动有了
结果。 1941年2月13日,李长江在泰州率部1万余人投汪。3月6日,缪
斌带领李长江到南京见周佛海。周在当天日记中写道:“晚,缪斌率李长江
来见,希望甚大。渠为率部首先参加和运者,不予以相当满意,无以广招来
[徕];……当慰勉之”。随后,汪伪“军委会”将李长江部改编为第一集团
军,委李长江为“总司令”。缪斌因诱降李长江之功,被任命为汪伪国民政
府立法院副院长。
汪伪政府原拟给缪斌安排一个“华北政委会内务总署督办”的职位,因
“华北政委会委员长”王揖唐的反对而作罢。周佛海1940年12月4日的日
记写道:上午接见缪斌等,“旋犬养(健)来,谈华北方面对于缪斌长内务
督办表示不赞同,其理由谓缪斌不应来京活动。此纯系王揖唐之鬼怪!此獠
不去,华北特殊化不能减轻也”。周佛海对王揖唐在缪斌出任“华北政委会
内务督办”问题上作梗,深表不满,在日记中把王揖唐痛骂了一顿。但前引
《周佛海日记》中一段话也透露,缪斌为谋取“华北政委会内务督办”一职,
曾不惜卑躬屈节地到南京汪伪巨奸处钻门路,通关节。
缪斌在被日本政府召到东京谈“日华和平”问题之前,就于1944年11
月16日,前往南京见周佛海,以重庆方面“代表”的身份,提出和谈的条件。
缪称:重庆政府希望日本于美军在中国登陆之前,先行撤兵。周佛海回答说:
日本撤兵一事,他本人可极力办到。但日本第一步撤兵之后,如重庆方面并
无和平表示及相应动作,则日本方面会说,重庆乘机将日本军队逐退,以收
复失地。这样要想使日本方面作第二步撤兵便不可能了。周佛海告诉缪斌,
甚盼重庆秘密派一负责人前来洽谈和平问题。缪说不必另派,本人即可代表
重庆。周一听,认为他口出狂言,不再与他就这个问题继续交谈下去。周在
日记中写道:缪斌“真妄人也”。
看来周佛海对于缪斌自称是重庆政府跟日伪谈判和平的代表,根本就不
相信。
第一个公开受审的汉奸缪斌从日本回到上海以后,把东京之行作为自己
的“政治资本”,四处吹嘘本人受到日本政府的隆重接待,又把他和东久迩
宫及其他日本高级官员的合影放大,带在身边,逢人就给观看,借以炫耀、
抬高自己。他这种无耻行径,为有爱国心的人们所不齿。
很快日本战败投降。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缪斌被作为汉奸逮捕。1946
年4月3日在苏州江苏高等法院受审。
这天下午2时,江苏高等法院派6名武装法警至司前街看守所,将缪斌
押至法院候审室。矮矮胖胖的缪斌,穿酱色长袍,藏青色夹裤,黑皮鞋,剃
着光头。一路上,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审判从2点半开始,至6点半
结束。缪斌妻子项秀锦参加旁听。讯问中,问到职业时,缪答称:“一向是
干政治的”,1922年加入国民党以后,从未开除党籍。石美瑜庭长问:被告
已由检察官依惩治汉奸条例第二项第一款及第十三款起诉,你有何话说?缪
斌大逞词锋,俨然演说,声称:他由军统局解送法院,撰有《我的对日工作》
一书,甚愿借此机会,公布10年来对日策反之秘密。又云:他信奉的是“明
哲保群”,而不是“明哲保身”。组织新民会,即为了从事策反,也即为了
“明哲保群”。缪滔滔不绝地进行狡辩。庭长制止他作长篇大论,讯问改为
一问一答。缪自称,1943年8月由军统局一站长及一“女同志”介绍,加入
军统局,此后向军统局密报过几次,曾获嘉奖记功。缪斌甚至大言不惭地说,
他对日策反,是有功于国的。庭上出示军统局电报,云缪斌对该局“略有贡
献”,但缪跟军统局的接触是在日军节节败退之时,不免投机取巧,仍请依
惩治汉奸条例予以惩办。缪斌要求向军统局调查证据,庭上驳回其要求。又
宣读蒋介石手谕:将缪按律办理。检察官说,缪自辩各点,均无佐证。缪的
三名辩护律师各作了一通辩护,都说至少应按“汉奸自首条例”办理,对缪
从轻发落。缪本人则说:起诉书“前后矛盾得太厉害,要求调查证据,这个
样子太冤枉了。”
4月8日下午,江苏高等法院宣布对缪斌的判决。2点10分,庭长石美
瑜当庭宣布:“缪斌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
这一判决,缪大感意外,不待惊魂稍定,便急急声明:“判得太重,请求复
判。”
宣判总共才用了6分钟。
5月21日,缪斌作为第一号汉奸被枪决。

缪斌被处死后,日本前首相小矶国昭作为被告,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
庭上就缪斌问题交代数点:1939年他和缪斌见过两次面,缪斌是热心的“日
华和平”论者,同时又是重庆方面要人何应钦的亲密朋友;缪斌在汪精卫的
南京政府中,由立法院副院长调任考试院副院长,冷落一边,理由据说是因
为和重庆政权有联系;据说缪斌巧妙地用无线电收发报机同重庆一直保持着
联系;缪到东京后,曾向他出示重庆的电报,内容为可以去东京,但除了重
庆早已提出的讲和条件外,不能提出其他条件。
小矶国昭接连用了几个“据说”。由以上交代内容着,小矶似还不能证
实缪斌赴日谈判“和平工作”,是受重庆最高当局之命。
东京审判过了多少年,原日本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长、日本军方高级特
务今井武夫(此人对缪斌作过考察),在其回忆录中,对缪斌1945年3月赴
日时的身份,有如下推断:“传说由于蒋介石主席特别嫌恶贪污行为而被撤
职的缪斌,不能认为他能得到对日交战已经七年、日益夸耀精诚团结的重庆
国民政府最高干部的信任,即使进行联系的话,充其量只不过是充当谋略机
关的唆罗进行活动而已。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也证实了这一点。”
自然,缪斌1945年赴日问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尽管如此,他作为汉
好被处决,是一点也不冤枉的。李圣五为他喊冤,这不奇怪,可理解为狐死
兔悲。至于为什么要从数万名大小汉好中把他第一个拉出来草草审判后枪
毙,这可能跟他在捕前四处宣扬自己赴日谈判和平条件乃受重庆最高当局之
托有关。他的多嘴多舌有碍国民党高层人物的声誉,为他们所忌恨和不容。
从某种意思上可以说,缪斌是自速其死。
来源:夏里 摘自《民国要案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