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
胡适先生和鲁迅先生,都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基本也差不多,主流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绝大部分都是糟粕垃圾,应该彻底地否定抛弃。为什么会这样?
鸦片战争以后,很多所谓学贯中西的文化人认为,中国政治经济的落后,都是由于文化的落后造成的。
因此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八个字:要么改造,要么扬弃!
由于这种极端主张,因此他们对京剧所代表的旧剧的态度,也是如此。
鲁迅,胡适对旧剧的态度,表面上是一样的。但是内里还是有所不同的。
不同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鲁迅反对旧剧骂旧剧不看旧剧,胡适是反对旧剧骂旧剧,偷偷看旧剧,并且不只是偶尔看,而是乐此不疲。
从这一点来说,鲁迅要比胡适还磊落一些。
说磊落也只是一些,为什么说一些,因为有例外。
鲁迅先生绝大多数时候,对中国旧戏曲的评论,都是负面的、不屑的。对艺人更是如此,比如他对梅兰芳,就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男人看她像女人,女人看的男人扮”,“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最永久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
有人说鲁迅先生也没说错啊,是,如果鲁迅不去西安易俗社去捧十九岁的小男旦,我们还真没理由说鲁迅先生言行不一,对人对事双标对待,可是鲁迅先生去了,捧了,溢美了!
他不是讨厌男旦吗?奥,原来他讨厌的是享有大名的,但他看不上眼,“眼睛如此之突,嘴唇如此之厚”,不如我们乡下村姑的梅兰芳,不一定是漂亮的小男孩扮女孩啊。
因此,迷信任何人任何事,成为忠实粉丝,而对不和自己意愿的意见,急赤白脸,都可笑。现在很多人不就是这样吗?不信,我这文章写完,有人看了就会不乐意,就会蹦出来指责。
那个时代的文化人,好像骂几句传统都成了时髦的事情,以至于喜欢戏还得偷偷看,不然都觉得丢人,请看下面这段记载:
文化人王元化说:“ ……我们都是“五四”时代的儿子,对“五四”时期的各种观念,不论是什么,一概奉行不渝。那时满涛是很懂也喜欢京戏的,不过他一直没有声张,直到被我发现后,他才带着愧色向我招供,他有一种“不良嗜好”,这就是看京戏。解放后,举行了几次戏曲会演,我们才改变了……”
我去,看戏成了不良嗜好,那帮子文化人都怎么了?!因此,在此种畸变的文化大潮流的作用下,有几个文化人能“幸免于难”?就和后世的某个时代,都表忠心你不表,你是不想活命了吗?
因此,传统文化的大劫难,都是某些貌似道貌岸然的文化人推波助澜而形成的,到了今天,传统文化是什么?基本已经没几个人知道了。
那时候,胡适,鲁迅他们虽然著作等身,学富五车,但他们的主张支持他们的观点,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人,这样的主张会对后世有什么影响,起码对待传统的态度,绝对不会是尊崇的,这就很要命。
作家许石林先生说:胡适之一辈子伪行伪言,脚踩两只船。
我觉得此评论恰如其分,不止胡适先生,那个时代的文化人,又有几个不是这样呢?
有人说,传统文化没有了又能怎么样,一个民族没有国土没有关系,比如以色列,两千年没有国家,但文化传承没有断,国家的组合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没有了文化,那就是没了一个民族的一切根基,离种族灭亡也就不远了,试想今天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很大一部分对传统的一切都不屑一顾,别说学习,听着看着就讨厌心烦,还美其名曰:完了就完了,乖乖,当年轻一代只会过万圣节,只会听摇滚,跳街舞,穿嘻哈服饰,满嘴耶斯闹,成为黄香蕉,这对于这个民族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