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旧时光:民国十大才女群像
民国时期,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文坛涌现出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极深的文学巨匠和大师级人物,在这之中,有一群才女,她们每个人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用自己的方式给那个时代留下了绚烂的烟火。这是一组民国才女们的上色照片,顺序不代表排名。 张爱玲,原名张煐,1920年出生于上海,13岁就发表了散文《迟暮》,一生留下多部小说、散文以及电影剧本等作品。图为1944年张爱玲穿旗袍的照片,时年24岁…
民国时期,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文坛涌现出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极深的文学巨匠和大师级人物,在这之中,有一群才女,她们每个人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用自己的方式给那个时代留下了绚烂的烟火。这是一组民国才女们的上色照片,顺序不代表排名。 张爱玲,原名张煐,1920年出生于上海,13岁就发表了散文《迟暮》,一生留下多部小说、散文以及电影剧本等作品。图为1944年张爱玲穿旗袍的照片,时年24岁…
民国时期,西北的甘、宁、青地区,活跃着数支回族武装力量,其首领皆为甘肃河州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其中又以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三个集团最具实力,人“称 西北三马”。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三马中的“宁夏王”马鸿逵。 马鸿逵,字少云,生于1892年,甘肃河州人。1910年毕业于兰州陆军学校,后长期在其父亲马福祥统率的宁夏地方军事集团供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第十一军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蒙藏委…
1912年,袁世凯逼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逊位,清朝宣布灭亡,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他权势滔天,可并不满足于此,于是就修改宪法,推行君主立宪制,称帝了。袁世凯这个皇帝并不得民心,很多革命人士就纷纷派人暗杀他。 其中有一位女杀手,差点就暗杀成功了,她就是被誉为民国第一女杀手的郑毓秀。郑毓秀出身官宦之家,家境富裕。她的母亲是个大家闺秀,从小就教她读书学字,小小年纪的她就很有自己的主意。那时候的女子都要缠…
从晚清到民国期间,中国几乎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除了有外敌入侵造成的混乱,最主要的还是内部的争斗,各地军阀不断起战事,民不聊生。近代中国曾出现过许多军阀,如奉系的张作霖、皖系的段祺瑞、直系的冯国璋、吴佩孚、桂系的李宗仁等,这些都是称霸一方。除了军阀在中原争霸,在我国西北地区也有军阀势力,当时的西北军内马家的势力非常大,后来由马步芳担任西北五省总长官,当时人称“西北王”。 马步芳是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军阀…
1912年,中国进入到民国时期,但却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日军发动侵华战争之后,这些平日里危害一方的军阀,却能够共赴国难,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着实让人感到佩服。 大家都知道,在14年的抗战时期,有许多目不识丁的军阀,都奔赴了抗日战争。相反有些学识渊博的文化人,却最终投降了日军,其中就有这样一支军队,为保家卫国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便是河南军阀刘镇华率领的镇嵩军,据资料揭露,其…
1911年王亚樵响应孙中山革命主张,在合肥组织军政府,宣布独立。1913年出走上海,研究无政府主义,刻苦钻研怎样打倒社会上的一切强权。1916年初宣传讨袁护国运动。1918年作为南方代表赴上海参加南北议和。1920年赴安庆,反对武人干政,遭通缉,再次亡命上海。1921年创建斧头帮。 上个世纪狼烟滚滚,我们见证了辉煌,也受尽了屈辱。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守护了壮丽山河,人们也因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上个世…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华丽的语言上,而是应该表现在为祖国和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杜勃罗留波夫 李烈钧的侠气从他的字号上就能看出来:字侠如、号侠黄。正如金庸所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李烈钧也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先是反抗清朝的统治,接下来跟随孙中山反袁护法,在抗日战争中也毫不退缩,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在他去世后,除了国民党政府为他举行国葬外,周恩来和董必武也亲自前往哀悼吊唁…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被叫做最不会写情诗的卞之琳,如今的传世之作却是《断章》,这首情诗是为张充和所写,张充和之于他,是一段求而不得的苦恋。 张充和是民国时期的奇女子,是“张家四姐妹”中的小妹,是沈从文的小姨子,姐姐们都是在文艺界颇负盛名的女子——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 四姐妹的名字中都有两条腿一样,象征着女子要远走四方,而小妹张充和…
云南军阀唐继尧作为滇军的创始人和领导者,确实对革命有很大的贡献,而且在他治理云南的十三年中,当地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唐继尧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比如好色! 唐继尧光老婆就有八个,和他有染的女人更是数不胜数。有趣的是,唐继尧的老婆们大多对他却非常忠心,这一是因为唐继尧有钱,二是因为唐继尧不显老,40多岁的时候看上去还像20多岁的年轻人,三是唐继尧心狠手辣,背叛他不会有好下场。 唐继尧的老婆们平日里无…
近几年,“民国”一词忽然成了香饽饽儿,陈年旧事就像是老祖母陪嫁的“压箱底儿”,一件件儿地被抖落出来,恍惚间民国那些年成了中国现代最值得怀念的日子。 民国女匪“驼龙”的故事,八十年前就被文人搬到话剧舞台上了,前些年又被请上电视屏幕,扮成了抗日英雄。如今,驼龙的事已经过去近百年了,真相如何,弄不清楚,但看看当年《申报》是怎么个说法儿,也许能提供点新参考。 东北的土匪,被百姓叫做“胡子”,据说是由“红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