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书房/和你想的有点不一样?

图/文:窦海军

此次台湾之行,对于“风景体验”之类不抱什么期待了。只是想看看亚洲地区,尤其是华人社会,到底把民主搞成了个什么样子;看看西方民主这煎牛排,东方人吃了,会不会永远地消化不良闹肚子。还想看看台湾故宫里的老玩意儿,据说那都是从北京故宫挑选的精品。事实上,第一个“想”,在承认普世价值的我这里,早已有了思想的结论,此行只是想亲身体验一下罢了。在台湾故宫,当我看到乾隆大皇帝的艺术趣味是如此的琐碎小气时,我猜他一定是个心眼和见识都不很大的人,进而也就理解了他闭关锁国、错过了现代文明的种子植根于中华大地的机会,原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专制制度下,皇帝的性格、德行,往往就是国运、国风的大概模样。

此行的意外收获,是看了三个名人的故居——胡适的,林语堂的,蒋介石的。在这三个故居中,我都有些意外的感受和感慨,下面说说关于胡适的。

胡适的书房/和你想的有点不一样?
胡院长的这间书房大概不到20平方米。

胡适1958年应蒋介石之邀,从美国回台湾做中央研究院院长。蒋和研究院都要拨钱给胡修宅子,胡对代院长李济说:“我盼望最切的有两点:1、我要的是一个学人的私人住房,不是中研院院长的住宅。2、我仍坚持此房子由我出钱建筑。”为此,他先寄上2500美金,并表示如果不够再通知他追加。

胡适的宅子建在中研院的院子里,说是为了去图书馆方便。宅子一点都不豪华,现已成为胡适纪念馆。走到书房,讲解馆员说胡适很少在这里呆,读书写字大都在别处,原因是他觉得这个书房有点像监狱。原来,书房的窗外是个与窗子贴得很近的高高的花墙,虽然墙上布满孔洞,但还是有些封闭压抑的感觉。这个细节令我联想到,胡适的生活虽然不图奢华,不喜欢物质层面的雕琢矫饰,但对于精神、心理层面的舒适自在,他还是蛮敏感的。这自然不是暴发户的品位,还与他自由主义的、开放的、西化的观念及生活习惯有关。真正有趣的问题是,他为什么宁可不用这书房也不拆掉外面的花墙呢?身为院长,又是自己掏钱盖的房子,小小修改一下,有何难呢?其实,这大概正是胡适性格的一个细微表现。

胡适的书房/和你想的有点不一样?
中研院外景一隅

胡适和鲁迅,都是中国现代史中自由主义独立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然而二者的性格、文风却构成了温和宽容与犀利不宽恕的两极。胡适也反封建也批判传统文化,却时常要肯定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胡适也反独裁专制,却没有与专制主义者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势不两立;胡适也努力保持独立自由知识分子的身份、处境,却与国民政府有着适度的合作;胡适也批评蒋介石,却与蒋是终生互敬的诤友;胡适也倡导自由恋爱,却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小脚夫人相伴终生……相比之下,鲁迅在这些方面却显得异常的不含糊,不妥协,甚至是决绝。如果把鲁迅比作峭拔险峻的山峰,胡适便是广阔平静的大湖。谦谦君子、儒雅包容又不失原则,才是胡适的风范。胡适尚改良,对激烈的革命抱以审慎的态度。他的一生都在向蒋介石进谏,促其走上民主宪政的道路,而鲁迅的反封建反专制更加激烈、彻底。胡适的前瞻性、建设力更强一点,鲁迅的破坏力更大一些。我想,医治中国封建专制这个脓疮顽疾,如果是鲁迅负责切除坏肉,胡适负责生出新肉,可能是绝好的搭配。可事实上,他们却是互敬的论敌。若想让他们在现实中成为和谐的搭档,往往是文人性格所不能及的,这该由伟大的政治家来实现。然而,中国是没有华盛顿那样的政治家的。

胡适的书房/和你想的有点不一样?
客厅

1929年,回国不久的胡适就在《新月》上发表了《人权与约法》一文,严厉批评了中国社会缺乏人权、缺乏法治的状况。他还举例说,安徽大学一位学长(刘文典)因为顶撞蒋介石而被拘禁,家属只能四处奔走求情,却“不能到任何法院去控告蒋主席”,这就是人治。他呼吁,中国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制定一部中华民国宪法,至少也应该制定一部训政时期的约法,以保障人权,实行法治。随后,胡适又发表了《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和《知难行亦不易》,文章质疑孙中山以民众素质低下为由,主张在制定宪法之前要有一个“训政”阶段的思想,批评孙中山的“行易知难说” “可以作一班不学无术的军人护身符”。并说“宪法的大功用不但在于规定人民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规定政府的权限。立一个根本大法,使政府的各机关不得逾越他们的法定权限,使他们不得侵犯人民的权利——这才是民主政治的训练。”这话,今天听来,仍有意味。

三篇文章发表后,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以“侮辱本党总理,诋毁本党主义,背叛国民政府,阴谋煽惑民众”为由,要求中央拿办胡适,北平、天津、江苏、青岛等地也有类似提议。胡适被迫辞去中国公学校长职务离开上海。在此期间,据说蒋介石不仅对胡适采取了“优容”的态度,还试图接受胡适等人的口号,召集国民会议制定约法。只是因为胡汉民等的极力反对,才没有成功。

胡适的书房/和你想的有点不一样?
卧室

1932年11月下旬,胡适在武汉第一次见到蒋介石。第二天晚上,蒋介石又派秘书专程请接胡适共进晚餐。晚宴还有顾孟余、陈布雷、陈立夫等人。胡适没有与蒋单独谈话的机会,他送给了蒋介石一本《淮南王书》后,便先行离去了。

胡适认为:道家集古代思想之大成,而《淮南王书》又集道家之大成。他送此书,是想向蒋介石传达无为政治的道理,就是君主的知识有限,能力有限,必须靠全国的耳目为耳目,靠全国的手足为手足。这样便是“众智众力”的政治。相反,一个掌握大权的人如果太相信自己,太有为能干,那就是老百姓的灾难。胡适的这个认识,颇含有民治的意味。胡适的这一观点,至今都不失警醒价值。

后来蒋多次请胡出山从政,1948年蒋甚至推荐胡竞选总统,却都被胡谢绝。胡不想失去自由独立知识分子的身份和处境。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不知有几人能够抵挡住这样的诱惑。

1952年11月,胡适应邀回台湾讲学,蒋经国代表蒋介石前往机场迎接。几天后,胡适在《自由中国》杂志创刊三周年纪念茶话会上的演讲中强调:“民主社会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言论自由。”他还说:“单单在宪法上有保障言论自由的规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须努力去争取。如果我们不去争取言论自由,纵使宪法赋予我们这种权利,我们也是不一定会得到的。”

次年1月16日,蒋介石设宴为胡适饯行,席间胡提出台湾没有言论自由等一些很尖锐问题。胡适说,台湾今日实无言论自由。第一,无一人敢批评彭孟缉(负责军情和保安的、善于残暴镇压的高级将领)。第二,无一语批评蒋经国。第三,无一语批评蒋总统。所谓无言论自由,是“尽在不言中”的。他还说,宪法只赋予总统有减刑与特赦之权,绝无加刑之权,而总统屡次加刑,是违宪甚明。然而整个政府无一人敢向总统如此说!对于这些近乎指责的谏言,蒋介石竟然能够接受。

一个坚定的崇尚民主反对独裁的人,却与独裁者保持了这样的关系,这便是胡适。不激烈,不嚣张,不轻易破坏,优雅从容,又不委曲求全,这便是胡适性格,胡适风格。这便是胡适不喜欢这个书房却不拆除花墙,同时又不肯委屈自己沦于这个书房的深层因由吧。

窦海军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开始研习摄影,至今共有800余幅摄影作品发表、入选和获奖。1986年发表第一篇摄影美学随笔《美的寻觅》,至今共在中央级报刊发表摄影理论(批评)文章、经济类文章和少量诗歌散文60余万字。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