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咸

胡适写给儿子的家书: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

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 胡适 写给 子·胡祖望 1929年8月26日 祖望:   你这么小小年纪,就离开家庭,你妈和我都很难过。但我们为你想,离开家庭是最好办法。第一使你操练独立的生活;第二使你操练合群的生活;第三使你自己感觉用功的必要。自己能照应自己,服侍自己,这是独立的生活。饮食要自己照管,冷暖要自己知道。最要紧的是做事要自己负责任。你功课做得好,是你自己的光荣;你做错了事,学堂记你的过,惩罚你,…

民国文豪鲁迅与沈从文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鲁迅与沈从文同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位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文学大师却有着深深的隔阂,他们从来没有会过一次面,甚至连一次直接的通信都不曾有过。有人说造成他们之间隔阂的原因是两人政治观、文学观的不同,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性格上的差异,这些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当年鲁迅与沈从文交恶的直接起因却是缘于一场非常偶然的误会。 沈从文 1922年沈从文从湘西“漂”到了北京,成为中国最早的…

民国小学生的日记,读来惭愧!

民国时期小学生日记作文半文言半白话,语句简练,情趣高雅,这种感情绝不矫揉造作,真正融于细腻的笔触间,令人感慨万千… 《春郊游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卢焯坡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

他是“民国第一怪人”,是个“坏透了的好人”

吴稚晖(1865—1953),名朓,字敬恒,江苏武进人。早年为清朝举人,曾参加过康梁发起的“公车上书”,主张维新。后留学于日、英、法等国,其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53年病逝于台湾,终年88岁。他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热心文化事业,学贯中西,建树颇多,影响甚大。1963年,吴稚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

此人是民国“土皇帝”,强娶上千名姨太太,其中还有自己的亲侄女

满清王朝灭亡后,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当时的中国一度处于无人统领的地步,于是各地稍有些本事的”地头蛇”争相出头,各自盘踞一方虎视眈眈,这些人被后世称为军阀。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讲的就是民国时期被称为”土皇帝”的马步芳的故事。大图模式 青年经历 马步芳,字子香,是回族人,自一九七一年起,马步芳的军旅生涯开始,由于是军旅世家,马步芳的级别升迁很快,由副营长…

性格决定命运:蒋介石的崛起之道

蒋介石因廖仲恺被刺杀一案,赶走了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粤军老大许崇智,一跃为与汪精卫比肩的国民党内第二号人物。天才般的蒋介石似乎也悟到其中真谛。廖案发生后,汪精卫接替廖的位子任黄埔军校的党代表,此时汪在党内排位老大,背后还有共产党和苏联做靠山。蒋介石知道只是手握第一军的兵权的黄埔校长,与政治还不太沾得上边,而汪精卫作为党内元老则集党军数个要职于一身,与自己地位相距甚远。 蒋介石对汪可谓恭敬之极、奉承之…

梅思平:爱国青年变成大汉奸 全家声讨 后被捕枪毙

梅思平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获文学学士。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政治系学生梅思平跟着游行队伍高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闯入曹汝霖宅邸。学生们在痛打了章宗祥之后,放火烧了曹宅。 梅思平毕业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任江宁实验县县长时是因中央政治学校政治系主任身份充任的。梅思平在政治上比较活跃且有想法。1928年至1931年间,《新生命…

民国百科:民国四大才子

民国四大才子是指徐志摩、郁达夫、邵洵美、戴望舒。四人都是中华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对民国的中国文学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 徐志摩 (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

1945年日本已投降,为何还敢处决郁达夫?找到真凶时已头发花白

原创 忆钟山 1938年12月18日,郁达夫接受新加坡《星洲日报》社长胡昌耀的邀请,偕同妻儿辗转来到海外,开始了又一段辉煌壮丽的人生。 1942年2月4日,日军占领了新加坡,郁达夫和胡愈之、王任叔等19人被迫撤离。他们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一座叫“巴爷公务”的小镇住下。不料这里也被日本宪兵侵占。 郁达夫改名“赵廉”,开始蓄胡子,自己写作旧诗,抒发对亲人、故乡的思念。1938年12月,他的…

宋教仁遇刺案探疑

——兼论民初会党暴力活动的历史作用  选自天涯论坛   摘要:宋教仁遇刺是民初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以往的著述中,袁世凯阴谋策划刺宋的说法几成定论。但此说存在不少疑点,从宏观政治形势上看,袁世凯未必愿意刺杀宋教仁;根据具体证据,刺宋是会党头目应夔丞主动提出并策划的,受到洪述祖的推动,袁世凯、赵秉钧是否知情只能存疑。参与推翻清朝的各派势力在民初成为分享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彼此虽有矛盾,但并不会…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