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总理唐绍仪:民国政坛的另类风景
晚清民初虽然牛人辈出,但无论怎么排名,唐绍仪都是绕不过去的大人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唐绍仪是和孙中山并列的。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北方向南方通电,都是孙唐并称,可见唐绍仪的影响力非同小可。
唐绍仪1862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唐家镇(今属珠海市),和孙中山是同县老乡。辛亥南北和谈时,袁世凯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唐绍仪与孙中山当时初次相见,一报籍贯,老乡啊,然后开始用粤语聊天,两人握手似故交。
论家族影响力,唐家实际上比孙家早发迹。唐家在晚清以作买办起家,通外语,懂洋务。唐绍仪自幼随父在上海生活,他父亲唐巨川是上海的茶叶出口商。
12岁时的唐绍仪,作为120名官费“留美幼童”之一,去了美国。留美期间,唐绍仪整个世界观得到了重构。他因辫子受人嬉笑,偷偷剪掉。他后来告诉身边人,归国后,第一次跪谒李鸿章,假辫子突然滑落,当时惊恐万分。
唐绍仪在清廷做官,重新留起辫子。他先后在朝鲜、山东等地办理外交,一开始就遇到他的贵人——袁世凯。
袁世凯后来自称与唐绍仪“二十年深交,生死一意”。他们曾在朝鲜共事达十余年之久。甲午年间,日本谋刺袁世凯,因唐绍仪冒死救护,袁世凯才得以从朝鲜安然回国,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此后,袁世凯官升到哪,就把唐绍仪提拔到哪。清朝灭亡前,唐绍仪已经做到了一品大员。
袁、唐二人一直合作愉快,甚至一度差点联姻。唐绍仪想把长女唐宝珠许配袁世凯次子袁克文。袁世凯嫌该女喜欢跳舞,不够端庄,婉辞谢绝了。
做不成亲家也好,袁世凯那个有才的儿子,后来风流成性,比跳跳舞的唐宝珠浪多了。这些并不影响袁、唐二人的交情。
南北议和一启动,袁世凯第一个想到的人选,就是唐绍仪。除了彼此信任,共进退20年,知根知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谈判桌上折冲樽俎,是唐绍仪的长项。
1904年,英国与西藏地方官员擅自签约,完全控制了西藏。唐绍仪临危受命,硬是虎口拔牙,让英国人承诺不兼并西藏,不干涉西藏政治活动,非常了不起。在弱国无外交的困境中,他坚守民族利益,不卑不亢,充分展示了新型外交家的风采。
清末这样的外交家还不多。恰好南方的议和代表伍廷芳也是这样的厉害角色,所以袁世凯更应该派出唐绍仪与之抗衡了。
南方革命党领袖对唐绍仪也很满意。他们知道唐绍仪是留美出身,视野广阔,思想开放,不是顽固派。这样的人,才有谈判空间。
临行前,袁世凯交给唐绍仪的方案“二十二条”,竟然提出要实行“君主共和立宪制”。核心内容是:大清帝国改号中华联邦共和国;皇帝改为国王;各省改为中华联邦,组织共和政府;由各省选举议员组织上、下两院,公选大总统以为行政机关……
不过唐绍仪看到这个方案,顿时懵圈。不仅南方肯定接受不了,他自己看了都难以接受。从头到尾,他都没把袁世凯这个方案拿出来跟南方谈。
在南下的火车上,唐绍仪把自己的辫子剪了。
到了上海,唐绍仪完全忘记了袁世凯的交代,好像变成了南方的代言人。和谈中,他向袁世凯汇报南方的动向,故意吹捧南方实力,说孙文携带巨款来沪,南方又新制造出两艘飞船等等,目的是逼迫袁世凯承认共和。
这也不奇怪,7年留洋不是白留的,他一直倾心美国的共和制度,只是没有机会表达出来。现在,时机这么好,这么巧,把他放在决定中国前途的位子上,一下子内心的真实追求全都冒了出来。
第二天,他给北京拍电报:如不承认共和,无从开议!
这把袁世凯气得够呛,一度撤销了唐绍仪的全权议和代表资格。北方保守派骂唐绍仪“卖国”,只是,他卖的这个“国”,是行将就木的大清国,不是新生的中华民国。
最终的和谈结果,清廷退位,建立共和政府。帝国变民国,王朝变共和,南方的目标基本达成,中国以最低的社会代价,完成了政治转型。心向共和的唐绍仪,功不可没。
南北两方条件谈妥,袁世凯将接任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已经板上钉钉。不过,第一任内阁总理,选谁,双方又争执不休。
结果,立宪派人士赵凤昌发表意见,说第一任内阁是新旧总统交替的一个桥梁,所以这国务总理必须是孙文、袁世凯两位新旧总统共同信任的人物。这个人物,只有唐绍仪最适当。
据说,赵凤昌说完,孙中山、黄兴同时鼓掌,并欢迎唐绍仪加入同盟会。
袁世凯心里有点勉强,但不好发作,谁叫天下人都知道唐绍仪是他的亲信呢。
这个亲信,却从不想做傀儡。内阁成立后,第一次与袁世凯的正式会见中,唐绍仪介绍内阁成员,专门提醒袁大总统:“按照《临时约法》,内阁只对参议院负责。”
这等于给袁世凯敲警钟,要他老老实实做一个有职无权的总统,不要违背《临时约法》,干涉国务院。
50岁的唐绍仪就任总理,有理想也有抱负干出一番有利于民族国家的事业。为了起到表率作用,他事事遵照约法执行,强调内阁责任,还时时纠正袁世凯的越权行为,就像一台播放器随时喊话:大总统,您不能这么干!大总统,您不能那么干!
袁世凯下发的公文,唐绍仪认为不可行的,立即驳回。他还经常去总统府,跟袁世凯当面据理力争。
争论时,面对自己的老领导、仕途引路人,唐绍仪并未讲私情,而是经常说:“责任内阁要对国家负责,自己任总理也要对国家负责。”
搞得袁世凯很火大。坦白说,那个时候,人人嘴上喊着民主、共和,但十有八九,不过是叶公好龙。真正像唐绍仪这样,懂得民主、共和的真谛与运作机制的,太少太少。
但是,搞权谋他们在行。
袁世凯仗着胳膊粗,开始使用手腕,拆唐绍仪的台。比如造谣唐绍仪用国家借款100万收买孙中山,挑唆内务总长赵秉钧罢开内阁会议,绕开唐绍仪直接发布人事任命通知等等,手段要多脏有多脏。
唐绍仪压力山大,最惨的时候,这名开国总理,被反对党参议员骂为“亡国总理”。比南北议和时,保守派骂他“卖国”骂得还难听。
形势比人强,组阁不到3个月,唐绍仪实在受不了了,不辞而别,去了天津。袁世凯派人前去挽留,唐绍仪说,我在北京,就住国务院,一忙起来数日不外出,而反对党竟然污蔑我数日不到国务院,“人心如此,尚堪问乎”!
唐绍仪的所作所为,在民国政坛十分另类。国民党元老冯自由对唐绍仪为维护共和而不惜个人离职的行为,颇为钦佩。他说,唐绍仪与袁世凯是有数十年交情的人,能为了政治理想而翻脸,这种纯洁高尚的风度,欧美各国可能有,但在我国鲜见鲜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