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女杀手情仇录:以玫瑰为枪的女人
以玫瑰为枪的女人
休夫离家,北漂留学
私运军火,传递情报
主动示爱汪精卫
刺杀载沣、袁世凯
亡命天涯,十年归来
化身中国首位女律师、女博士
执掌审检,起草《民法》
……
民国女人的精彩,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 叛 逆 少 女
郑毓秀生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本是清朝末年广州一个衣食无忧的官二代,加以容貌姣好,原是个闺秀胚子。谁料她天性桀骜,自小对四书五经了无兴致,对三纲五常更是嗤之以鼻,年仅五六岁坚决拒绝缠足,让长辈头疼不已。
父亲在朝为官,兼以花容月貌,郑毓秀跟那个时代多数官女一样,13岁时便被早早定亲,对方是两广总督之子,可谓门当户对、人人称羡。她却极度不满:“我怎么能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如果连自己的婚姻都无法决定,又谈何自由?”
忿忿之下,郑毓秀修书一封,直送总督之子,要求解除婚约。
“自古只有男子休妻,郑家之女却休了夫君!”
很快,此事成了广州各大茶楼酒肆的头条新闻。父母大怒、亲朋指摘,郑家千金沦为街巷笑柄、世俗公敌。
此处无真理,自有求理处。郑毓秀打点行囊、告别广州,没有亲朋祝福、十里相送,她以豆蔻年纪,孤身北上、求学天津。 激 情 从 戎
郑毓秀注定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女孩。北上求学后,她利用自己出色的交际能力出没于京津上流圈子,识人无数。在耳闻目睹了京城没落、清廷朽败后,她万千感伤却无门救国。
1907年,16岁的郑毓秀随姐姐赴日留学。次年,她参加了当时清廷一号通缉犯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兴高采烈地搭上革命列车。
生龙活虎的革命少女领取的第一个大任务,就是向审查森严的京城运送炸弹,用以刺杀清廷高官!
1909年的一天,北京火车站走出一对挽着胳膊的男女旅客,男子高鼻梁深眼窝,是西欧的一位外交官,女子身材曼妙、美艳绝伦。在用地道的英文跟男伴告别后,女子怀揣包裹,优雅地登上路旁一辆汽车,绝尘而去。
这女子正是郑毓秀,而包裹里是满满的炸弹!出发前,郑毓秀从汪精卫手中拿包裹时,汪对眼前这个貌美如花的尤物甚为惊艳:“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路上层层审查,而且炸弹不小心就可能爆炸。”
“不爆炸还叫什么炸弹?这事就交给我了。”
郑毓秀胆大心细,最终成功完成任务。
利用在北京的人脉,她多次为革命党人运送军火、传递情报。后来汪精卫受命刺杀摄政王载沣,亦是郑毓秀帮其巧妙躲过层层审查,运送的弹药。 辣 手 玫 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大举镇压革命活动。
擒贼先擒王。为刺杀袁世凯,郑毓秀等革命党人周密计划,准备在预定地点向袁投掷炸弹。可箭在弦上之时,同盟会紧急告知郑毓秀,真正阻碍南北议和的不是袁世凯,而是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
她连夜联络战友,但还是有未接到通知的人实施了刺杀。郑毓秀匆匆赶往现场,发现行动失败,十余同仁被捕。凭借机智反应,郑毓秀巧妙躲过追捕,脱身后积极联系国内外友人保释战友出狱。
暗杀败露,袁世凯欲除郑毓秀而后快。
吸取上次教训,郑毓秀在刺杀良弼时做了周详部署,终于成功。随即,袁对她展开疯狂追杀,郑毓秀被迫远赴法兰西避难,以法名Soumay(苏梅)求学异国,隐遁江湖。这一年,她才23岁。
天降大任于人,总能制造机缘。
1919年,以划分一战胜利果实为目的的巴黎和会召开,本以战胜国列席的中国,却被迫将山东权益“让与日本”。国内哗然,五四运动席卷全国,而在巴黎,300多名留法学生和华工将中国首席代表陆徵祥的下榻之地团团围住。
郑毓秀是留法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凭借在巴黎出色的外交工作和精通英法双语,她同时被任命为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担任联络和翻译工作。
其时,陆徵祥已接到北京授意签约的密电。在进屋与陆谈判前,郑毓秀急中生智,顺手折下园中一支玫瑰藏于衣袖。谈判时陆故意耍滑头,郑毓秀便趁其不备,抽出玫瑰枝抵住他的腰,声色俱厉地说:“如果签字,我手中这把枪不会放过你!”
这便是闻名一时的“玫瑰枝事件”。最终,郑毓秀和留学生、华侨一起成功阻止签约。
在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柯蓝饰演的郑毓秀
时势峥嵘,28岁的女子站立潮头冲锋陷阵。而强悍之下包裹的,毕竟是柔情女儿心,恰在此时,她邂逅了将来相扶余生的眷侣。 悠 悠 女 心
郑毓秀的丈夫魏道明也是民国史上的名人。他1930年出任民国南京特别市市长,1947年任国民党“台湾省政府”主席,官至外交部部长。
1919年,魏道明在法国留学时,经人介绍认识了郑毓秀。他小她近10岁,是她在巴黎大学法科的直系学弟。桀骜如郑毓秀,一开始对小学弟并未上心,但在两人讨论功课的过程中,她对他独到而精准的言谈甚是折服,二人渐成知己。
这位魏先生并非郑毓秀的初恋。
女侠情窦初开何处?
郑毓秀最为人尽知的情感归属应当是汪精卫。汪是民国四美男之一,加之当年投身革命盛年豪情,高、富、帅、才齐备。十八九岁的郑毓秀与他频繁接触之下,一颗少女心爱慕丛生,芳心暗许。
青年汪精卫
侠女就是不同凡响。跳脱世俗芥蒂,郑对汪展开猛烈攻势。
在《真实的汪精卫》一书中,林思云曾写道:“汪精卫是个相貌英俊的美少年,又精通诗词文章,郑毓秀对汪很是倾心,多次以教她作诗为借口和汪精卫接近,汪却极力避开和郑毓秀的单独接触。汪精卫已经下定决心把男女私情置之度外,和郑毓秀的关系从来没有越过同志关系。”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少女芳心一恋成伤,终于了了。
烽火乱世,转眼五载。1914年,23岁的郑毓秀风姿绰约地漫步在巴黎香街软巷,在浪漫之都,她爱上了当时名声在外的中国青年法学家王宠惠。可惜,这段感情也一波三折,两人相交许久,却最终未成姻缘。
可以想象,郑毓秀遇到魏道明时,对感情已有些心冷。二人1919年相识,直到1927年才成婚。这8年长跑,或许是青春不再的郑毓秀对爱情小心翼翼的试探。毕竟再强的女子也是女子,永远有感情的软肋。 律 政 佳 妻
早在1919年,广州军政府就任命郑毓秀为外交调查名誉会员,由此开“中国女子参政之先例”。1924年,郑毓秀在巴黎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女博士。
军政府邀她回国,聘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2年后,魏道明博士毕业归国。二人在上海法租界开办了一家“魏郑联合律师事务所”。
当时租界,洋人享有领事裁判权,华洋打官司,华人多吃暗亏,一般律师都不愿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案子。魏郑律所却专以代办华洋官司为长,郑毓秀主要负责为妇女权益辩护,魏道明则主攻劳务、商务等其他诉讼。几番为华人争得权利之后,二人在法界声誉渐起。而在成功代理过京剧大师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离婚案后,魏郑律所名声大噪,门庭若市。
事业相合,情感相依,1927年,郑毓秀与魏道明在杭州结为伉俪。在亲友祝福中,传奇女子终于觅得佳偶,品尝了女人们都向往的幸福。
郑毓秀与魏道明
此后,郑毓秀历任上海审判厅厅长、临时法院院长等职位,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政务官,并参与起草《中华民国民法典草案》。抗战期间,她担任教育部次长。
1942年,魏道明接替胡适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郑毓秀放弃事业随同前往。
初到美国,魏道明人生地不熟,工作常遇尴尬,而精通社交的郑毓秀却游刃有余,她积极为丈夫出谋划策,打通人脉,把魏在美国造访官员、宴请同僚、记者招待等工作安排得很是妥帖。
1943年,宋美龄访美,作为大使夫人,郑毓秀全程陪伴。此间,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称赞郑毓秀“具有政治头脑,不同于历任中国大使夫人”。
郑毓秀夫妇(左)会见外宾
“她的个性极端外向,喜欢和人们在一起。她的生活乐趣几乎快要沸腾。她宅心仁厚,不究人之短。她有一种战斗精神,不怕任何艰险。她做任何事情都是竭力以赴,她知道在战时的华府,为她自己及为中国结交的朋友愈多,愈对中国的前途有利。”魏道明在所著《使美回忆录》中,对妻子如是评价。
1947年,国民党一纸诏书,调魏道明回国出任台湾省主席。夫妻俩本以为终于脱离漂泊,不成想,这却是余生蹉跎的启幕。 晚 年 风 霜
1948年的一个傍晚,魏道明刚检阅完军队回家,郑毓秀便从楼上冲下来对他说:“你调职了,陈诚继任主席。”
其时,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安排退路之际,台湾的战略地位陡然上升。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蒋介石对台湾一把手匆忙换将,显然是对魏道明的不信任。继任的陈诚上台后,按蒋授意将魏道明夫妇从政治核心排除。看到党内乱局,夫妻二人无奈之下萌生退意。
辗转之后,他们重新回到美国,定居洛杉矶。远离故土,遥思亲人,异国生活始终难让郑毓秀感到温暖。
她已不是当年那个强健、纯粹、心怀希冀的铿锵少女。她年过花甲,一生奔波留下一身病痛,她像一只受伤的猫,躲在丈夫的臂弯里叹气。
1954年,郑毓秀左臂病发,确诊为癌变,被迫切除左臂。1959年12月16日,一代侠女殒于美国,终年68岁。
生逢乱世,时势跌宕、人生起落,其中的曲折艰辛可谓被郑毓秀尝尽。风霜晚年,郑毓秀幸得丈夫不离不弃。19年后,魏道明逝世,亲友遵其遗嘱,将遗体运往美国与郑毓秀合葬,璧人终得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