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贵州铜仁的民族工业
民国初年,境内地方手工业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基础上异常繁荣,铁、木、泥、石、竹“五匠”遍及城乡。是时“思南斗笠印江伞”民谚盛传于世。仅印江记载,年产土布59 万匹,造白皮纸456 担,产雨伞4.67 万把,制油布1300 床。其间玉屏的杨志菜刀、三岔钉耙亦闻名湘黔各方。同时糕点糖果加工名目繁多,仅铜仁饴糖生产作坊即有10 余家,玉屏尹氏、郑氏糕点铺即招徒10 余人,其雪麻枣、麻饼、云片糕、油炸兰花根已成名点,年产两万余斤。丝烟加工发展到民国时期,铜仁城内从事烟丝加工的店铺和雪茄烟生产的企业计有23 家。民国17 年(1928),石阡县五德区开始创办铁厂,实行土法炼铁。
贵州国民政府建立后,于民国26 年(1937)在今万山境设省溪朱砂矿局,接管民间各私营砂厂,实行国营,先后开矿井51 处,其中万山21 处,岩屋坪16 处,大硐喇14 处,拥有雇工1253 人,包工3875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提出“还矿于民”,于是玉屏乡绅陈延年邀约玉屏、万山、晃县等地数十人合股购下万山一带矿区,建立玉屏益民股份有限公司,平均每月生产水银5—6 吨,产朱砂2—4 吨。铜仁“八大商号”合资购岩屋坪和大硐喇矿区,建立黔东民生股份有限公司,每月产汞3—6 吨。在此期间,沿河谯家等处开采铁矿,土法冶炼,年产45 吨。印江人王树臣协助石阡杨承芝生产“大关酒”远近闻名。思南救济院教其孤儿用手摇织袜机织袜子。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年),经销桐油的铜仁同德公司,从四川澎水引进技术,在铜仁城外曹家园占地20 亩,建起“贵州省铜仁县同华炼油厂”,厂区建有车间、宿舍、食堂、库房,拥有工人和职员94人,“牛五”型炼油大铁锅40 口,分馏锅炉(类似烤酒装置的天锅)20 座。据1944 年统计,该厂共炼油2000余吨,其中25%的汽油、25%煤油、35%柴油、15%残渣(可用作肥皂)。主要销往晃县、芷江、贵阳用于军需,并在晃县设办事处;民用主要在本地销售,直至“抗战”结束前供不应求。
民国35 年(1946),铜仁县曾华农、邓恕高、杨跃文、刘心铭等集资创建境内第一家木炭火电厂,次年建成投产,发电能力为24 千瓦。截至1949 年,玉屏益民股份有限公司和黔东民生股份有限公司,共有职员和雇工2000 余人,年产水银80 吨、朱砂50 吨。境内共拥有煤矿和铁矿采炼场(厂)4 个,火电厂1个,炼油厂1 个,上规模的手工业作坊150 余家(小作坊未计)。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全区工业产值2001万元(按1990 年价格计算),占该年工农业总产值的5.27%。
据铜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