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旭东——近代中国化工之父
为何他的离世打断了在重庆开始的国际谈判,究竟是谁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不仅如此,国共双方很多重要人物也都到达重庆为他吊唁。引起这么大轰动的人,就是这位中国的重工业之父范旭东,他究竟有什么成就让国共双方的领导人都如此重视。国共双方为什么要为他暂停会议,为您揭秘民国中国重工业之父范旭东。
在一间简陋位于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的屋子,毛泽东和蒋介石突然停止谈判,这是因为住在这间屋子里的主人刚刚离世。共产党这边由周恩来代表毛泽东亲自前来,周恩来手里拿着谈判休会后,毛泽东亲手写的挽幛“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而蒋介石也献上了挽幛“例行致用”,1945年10月21日,重庆、江苏、天津、南京等地为这为老人联合召开了追悼大会,工业文化等各界人士如沈钧儒、郭沫若、章乃器等人士参加。这位老人究竟是谁,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令重庆谈判突然停止,还让这么多国共双方的核心人物前去吊唁,引起这么大轰动的人,就是这位中国的重工业之父范旭东,除此之外他也是亚洲首屈一指的盐减业大王。他的离世几乎震动了刚刚抗战胜利的整个中国。
范旭东他早年留学于日本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担任专科助教,从1868年开始,日本在经过明治维新后开始产业革命,以纺织业为中心的现代工业开始蓬勃发展。日本开始建立示范工厂推广先进技术。日本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向外的扩张,由此战争在所难免。1940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与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发动了战争,而清政府却无能的宣布中立,甚至还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这一切激发起了范旭东的民族自尊,他更加痛恨当时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范旭东深刻的体会到想要不被欺负,就必须自己先强大起来。二十五岁那年,范旭东就立下了誓言要办化学工业来实业救国。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范旭东便回到了祖国,一心想用自己所学的东西来报效国家。
1914年7月,范旭东向北京政府申请注册获盐务署批准,久大精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公司和厂址定在天津的塘沽,塘沽是北京出海最近的门户,沿河临海水陆交通都很便利,而且那个时候的塘沽大沽口寸草不生又有充足的阳光,适合晒盐是个天然的盐长。这些对于范旭东而言就成了取之不尽的资源,是他兴办盐碱工业的最理想的地方。这个时候的范学忠要钱没钱要资源没资源而眼前的,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当时的袁世凯给了范旭东久大五个口岸的销售权,此时的久大不仅没在丑时垮台,反而打开了整个长江流域。这是中国盐政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有了销售执照的久大精盐,从此一路南下不仅占据了国内市场,还远销到朝鲜、日本等国。1916年,大约开业两年后久大的股东除了股息还分得相当可观的红利。1918年4月久大接收德国人在塘沽的铁路支线,这样就和车站码头直接连在一起。久大又花了十万元买下了三块面积在两千亩以上的盐滩,年产粗盐十万担。
赚到了第一桶金范旭东显然没有满足,为实现实业救国和发展化学工业的愿望,他又迈出了他化工梦想的第二次创建永利碱厂,在当时可是标志着中国人从此以后有了自己的制碱工业。但就在这个时候却有谣言说范旭东的制碱技术是从英国卜(pu)内门偷来的,面对英国人的欺凌,范旭东卯足了劲儿研制自己的制碱工业。1926年,永利碱厂终于成功生产出优质的纯碱。1926年8月,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范旭东的红三角牌纯碱一举获得了金奖。
1934年,他就在南京创建了南京硫酸铔厂,在范旭东的化工录梦想里盐场和碱厂远远没有到头,他还要再做酸厂。1933年12月,范旭东终于获得南京国民政府的批准,特许永利成办硫酸亚厂,限令两年半内建成。1936年12月,一个可日产硫酸200吨、硝酸20吨,年产硫酸铵50000吨的大型化工企业。前后只用了26个月就建成投入使用,整个工程的进展速度和质量被西方专家称为世界第一。
1938年年初,范旭东为永利铔厂在四川建为购得的一块私人田地契约。也就是说从南京撤退开始,到他们抵达大后方,这短短的几个月内,范旭东就已经为自己和自己的员工铺好了后路。我们不得不佩服范旭东的处事冷静,在生死关头之际还能做好一切完全准备。范旭东撤退到大后方,为抗击侵略决定为中国在内地再造一个化工中心。愿望总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1938年底,范旭东开始重起炉灶,把工厂迁至新开辟的四川乐山五通桥老龙坝进行重建,积极为抗战提供军需物资。
为了研究新的制碱法,范旭东他派合作伙伴侯德榜远赴美国进行新的制碱方法的研究,并在国内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功夫不负有心人,侯德榜终于不负众望研究出了新的制碱法。即便如此,在大后方的永利也只能说是经营惨淡。最艰苦的时候,每人每月只能发到白米三斗,但范旭东和他的永利仍然激情未减,继续生产抗战急需的物资。抗战终于胜利了,范旭东正准备收回原有的财产之时,长期的劳累奔波压垮了他的身体。
于1945年10月4日突患疾病与世长辞。他的离世震动了重庆国共两党谈判的会场,这才出现本篇开头的那一幕。范旭东的一生坎坷无数,从三十一岁开始创业,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化工实验,让中国在化工方面从无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