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网

前尘往事:令人泪目,谁资助了晚年陈独秀?

读《晚年陈独秀》(人民出版社2006 年11 月出版),对陈独秀先生在四川江津最后3 年的生活,顿感兴趣。最近几年,有关陈独秀的晚年书信,已有公开。这些信函,亦成为研究陈独秀晚年生活的主要史料。 1937 年8 月,时值抗日战争爆发,陈独秀被减刑释放。1932年10 月,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后被租界当局交给国民政府,经胡适、傅斯年、章士钊等知名人士奔走相助,陈独秀终免一死,最终被判刑13 年,并被囚…

书生误国?最高学历的大官和最低文凭的大师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人们反思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原因时,甚至有人十分武断地给出了四个字的结论:书生误国。言下之意,在一个武人当道的社会,把政府交给一群文人,岂有不败之理。 有一份1948年国民政府高官学历一览表,在网上公开很久了,其中包括—— 行政院长:翁文灏—–比利时鲁文大学博士 外交部长:王世杰—-伦敦大学经济博士、巴黎大学法学博士 驻美大…

孙中山要修10万英里铁路,我们今天完成了多少?

1912年8月22日,孙中山给宋教仁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弟刻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修筑,于十年之中,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五大部之间”。在这前后,他又说“(中国)苟能造铁路三百五十万里,即可成全球第一强国”。 孙卸任临时大总统后的当月就开始全国巡讲,之后一年多时间里走了三十多地、关于铁路的演讲更是有40多起。袁世凯听了也是表面上笑嘻嘻,背后却跟着别人叫他孙大炮。而时人对孙的言论,更是毁誉参半…

闯关东: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掀起的移民高潮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闯关东”浪潮迭起,中原文化向东北地区大规模挺进,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了1830万。张作霖、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出于经济和战略的需要,有计划有规模地从山东往东北移民数百万。 上上个世纪,河北省河间府大城县一家李姓的人家把儿子过继给了张家。这个叫张天达的男子生了一个儿子张允贵,是张家的第十代。清道光年间张允贵随着闯关东的…

不可思议,鲁迅设计的民国国徽和北大校徽

国徽是代表国家的徽章,为国家的重要象征。国徽上通常有来自国家的自然或社会事物,用以表现该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在大众眼中,鲁迅是倡导新文化反对旧传统的斗士;其实他也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不但擅长古文,还有出色的美术设计功底,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师。不为大众所知的是,除北大校徽是他设计之外,他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徽——十二章国徽的主要设计者。 十二章国徽 十二章纹的由来 十二章…

陈独秀遗存在大陆的唯一血脉,背负一世骂名,穷困潦倒……

他的父亲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也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两个兄长均为国英勇就义,一家满门英烈,而他是家族遗存在大陆的唯一血脉,可如此出身不简单的他,却背负一世骂名,一生穷困潦倒,这一切究竟是为何?!他,就是陈松年。 1910年,他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那时正是反清革命的最高潮,也是父亲奔走最激烈的时刻。 而他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 陈独秀一生娶过三位妻子,第一位是他的生母高晓岚…

一代名校——黄埔军校108将 ( 图文珍藏版 )

黄埔军校,全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近代中国闻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党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县凤山市。 三…

邵晟东: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并未结束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有感  作者:邵晟东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开端,一般都认为是在1915年,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而其结束时间,则说法不一,但大都认为是在1920年代。如果把新文化运动定义为一种特指的社会运动,那么为之确定起止时间是无可非议的,而且各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不过,要想全面、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则必须把新文化在中国从萌芽到发展的全过程(不妨称之…

老照片旧时光:民国集体婚礼 仪式感更强

民国时期,时兴新式婚礼,政府也非常提倡。但是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新式婚礼费钱费时费力,很多人都负担不起。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就开始了一种特殊的婚礼方式,那就是集团婚礼。 集团婚礼,也称之为集体婚礼。首先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这种婚礼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婚礼仪式,去奢从简 在这场婚礼中,有57对新人参加,为他们证婚的还有上海市的市长等一些名人。 这57对新人,统一着装打扮。新郎穿着中山装,…

民国“女团”越剧十姐妹和她们的《山河恋》

“越剧十姐妹”不同于现在的艺人“组合”,这不是一种商业运营的行为,而是十位进步的女性艺术家为了理想和正义自发团结起来的“组合”。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越剧界已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在新旧时代的十字路口,有一群从旧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越剧演员,她们决心与旧社会决裂,用自己的越剧艺术、越剧事业造福社会,惠及他人,和社会的黑暗力量叫板。她们就是由那时的当红越剧艺人们组成的“越剧十姐妹”。 越剧十姐妹1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