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鸽子对回族新式教育的贡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教育领域掀起了“兴新学”“立新风”风潮。当时灵武部分有识之士针对回族汉文化水平低下的现状,积极倡导回族“新文化运动”,希望通过发展现代民族教育提升民族文化素质,运动核心内容就是兴办新式回族教育、创办回族刊物、创立回族社团。

宁夏护军董福祥也特别认同,积极响应。1918年(民国七年),马福祥在灵武县祟兴寨至吴忠堡倡议兴办6所清真小学,灵武地区新式回族教育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起步。 其中在灵武祟兴大寨子建一所清真高级学校。祟兴大寨子清真高级学校校址在当时祟兴大寨子东南角,占地三亩多,盖有学堂6间,住房及杂役房10间,校园四周用土墙围住。开设课程有修身、国文、美术、历史、地理、体操、乐歌等。

但在回族聚居区创办新式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主要有两个方面困难:一是生源。当时回族教育主流是封闭式、保守式的经堂教育,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送到清真寺去学《古兰经》。广大回族民众长期形成的是“重宗教轻现代科技文化”的教育观念,认为学汉文化没有用,二是学校经费来源问题。当时在祟兴寨清真小学未建成之前,因规模小,学生人数少,祟兴寨初等教育主要依靠李府私塾。1917年(民国六年)又在寨子的灵官庙设立一所小学,所需经费主要由寨子上的斗牙行(民间交易中介机构)筹措支付。后来清真高级小学建成,私塾和灵官庙小学全部并入清真高级小学,学校学生迅速增加为70余名,加之聘请了教员及其他工勤人员等,学校经费来源就成了大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困难,董福祥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将新学开到清真寺或以“清真小学”来命名,这些清真学校在开设新式课程的同时,也教授一部分阿文内容,这样既契合了回族民众让孩子学《古兰经》的主流思想,又让回族孩子受到新式教育影响,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此项措施推出,效果立竿见影,许多回族家庭踊跃送适龄儿童到清真小学就读。二是动员社会各界慷慨解囊。为了鼓励社会名流、士绅向学校进行爱心捐助,马福祥以个人名义捐助210串钱,并对于捐资助学的社会贤达发放牌匾进行表彰。为了博一个好名声,社会士绅的助学热情高涨,捐款络绎不绝。

清真学校运营不久,董福祥发现学校经费仅靠时有时无的社会捐助远远不够,不可持续,于是把目光放在商人身上,开设新税种学捐。20世纪30年代在祟兴寨经营的行业主要有屠宰、餐饮、皮毛、商号、牙行等,于是就出现了多目众多的“学捐”,如屠宰行有“屠宰捐”,餐饮有“餐饮捐”。

鸽堂也是一个行业,鸽堂出的学捐就称为“鸽堂捐”。众多商人都抱有“教育明理长智,家之幸,国之本”的淳朴认识,各种不同名义的学捐,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大的呼声和议论。据《灵武市志》记述,1923年(民国十二年)灵武县先后开征车驼捐、牲畜捐、商店铺捐、担头捐、籴粜捐、烟灯捐、鸽堂捐等十数种”。

这时期灵武县其他回族聚居地区创办的清真小学运营模式也是如此,如创办于1919年(民国八年)的灵武县第二清真小学(位于吴忠堡吴南大寺北),教师的日常开支则由鸽堂捐支付。灵武地区以“鸽堂捐”等各种“学捐”支持清真学校的情形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灵武县废除包括“鸽堂捐”在内的一系列捐税,学校经费由政府支出。

为了筹措更多的新式教育资金,从1924年开始,官方引导灵州信鸽爱好者每年举办放鸽会,也就是当今的信鸽竞赛。放鸽会起点是宁夏府,终点站是灵州,放飞数一般为100只,最多时超过300只,参加比赛的人赛前交纳一定资金,官方取其二作为办学教育基金,剩余部分用于办会费用和奖励金发放。据有关资料记载“灵州人有放鸽之会,岁五六月始放鸽。鸽人各以其鸽至,立者验其鸽,为调四、调五、调六、调七也,则以印半嵌入翼,半嵌于册以识之。每一鸽出金二钱,主者贮以为赏。三场皆中,内主者择其最先归者,以花红缠其鸽颈,演伎乐相庆,越数日分所贮金。”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