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还想当海盗?看看民国时海盗的敲诈信

▲民国时期的海盗赎票

旧时的海盗绑架了人质,往往会写一种赎票,送给人质的家属,让家属凑钱来赎人。在英国海事博物馆藏有几张民国年间的海盗赎票,信笺宣纸,红色边栏,印章,书法工整,很难想象这是一份敲诈勒索的赎票。

赎票上印着“启事用笺”,还有“海强堂”、“喜胜堂”、“龙义堂”等字样,这些都是海盗帮会的堂号,类似于公司的注册商标,海盗们还是很注重品牌意识的。再看赎票上的文字,也是文绉绉的,看不到粗话脏话,这是很有趣的。

比如有一张赎票是催款的,上面写着这么几句话:“如不担负,有意抗缴,定必猛烈对待,此致,平安。”这个“猛烈对待”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大,也很有威慑力,最后的“此致,平安”这一问候,客气礼貌之外暗藏杀机,令人不寒而栗。

还有一票上写“求借千元”,这哪是借,但这话说得很给受害者面子,那时的海盗也是有修养的,不过到最后才露出恐吓:“迟则水雷大炮对待,先此声明,莫怪无情,自谅为要”。

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赎票中,文辞典雅,书法也见功力,即便是做强盗,也要做得体面,礼数周全,如果不看到这些赎票,简直是难以想象的。这些赎票一式两份,除了给家属的一份,另一份留在海盗船中存档。

在一些体系健全的海盗团伙里面,有专人掌管赎票,过期不来赎人,就给人质加重刑。更为凶悍的海盗要割下肉票的耳、鼻或者整只手,托人捎给家属,起到催促的作用,家属见了,立刻会想尽办法凑钱赎人。

如果家里实在没有钱来赎人,海盗会把人质杀掉,这就是常说的撕票,把人质的身子坠了石头沉到大海里喂鱼。

赎人的过程是怎样的呢?通常要有一个中间人出面,与家属定下协约,讨价还价,在指定的地点,用金银交换人质。

这些中间人是海盗行业催生出来的一种职业,专门负责在受害人和海盗之间来回通风报信,两边吃回扣。

在海盗猖獗的年代,这些中间人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官府不敢抓,海盗也不抢他,而且又有钱花,是个让人羡慕的行业,然而又并不是人人都能干得了。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