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清政府的两个重大失误,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爆发
大家都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持续千年的封建统治,那么辛亥革命是怎么发生的呢?很多人都认为推翻帝制、走向共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是如果当时清王朝在政治改革当中,不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辛亥革命会不会发生呢?清王朝在政治改革中究竟犯了何种失误,最终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1906年,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宣布预备的立宪,公布了立宪的日程表,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在24小时之内相继死亡,他们的死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进程。接下来的摄政王和隆裕皇后接受了这种历史进程中的政治变革,1910年前后清政府把9年立宪调整为5年,也就是说到1913年中国应该能成为一个宪政国家。
我们过去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是经过数十年的武装起义,武装暴动,用暴力革命去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但实际上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基本上在两广地区,离清政府的心脏远得很,那种暴力革命只能起到震动性的作用,不可能根本性的推翻强大的政权。
孙中山1924年时把黄花岗起义说成是革命的高潮,其实黄花岗起义表明的是,这是革命最后的机会,因为清政府的立宪,把原来许多对清廷失望了,加入革命的人都拉了回来。对于中国人也好,其他国家的人也好,没有谁是天生的革命者,只要统治者能有一点点改革的诚意,人民都不会去革命。就连当时最激进的刘师培、章太炎等人,都在1906年到1908年相继回归到改革的阵营。
1911年5月8号,清政府宣布成立一个”皇族内阁“,此消息一出,一片哗然,因为13个内阁成员中要么是皇族,要么是皇室。汉人一算账说,在原来的体制下,三个总理大臣中汉人可占一位,政府总体也能占到50%稍微弱一点,但现在一改革,内阁中汉人只有4个,而满洲人和皇族人占有9个。这样就使得孙中山和革命党在海外宣传的满汉冲突得到映证,也让立宪党人觉得很失望。本来中国可以从这里走向君主立宪的一个机会就给错过了,这是清政府的第一个重大失误。
第二个重大失误就是在“皇族内阁”宣布的第二天,宣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把铁路收归国有,本人觉得铁路收归国有有它的合法性,但时机却选错了。
早在一八六几年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铁路这个新事物,但一直没有修,直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才把把中国拉向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大规模的矿产资源的开采,于是问题来了,怎么从内陆运送到沿海去,于是要修铁路。
朝廷虽然没有钱,但是有政策,允许外国资本,民间资本等介入铁路修筑中来。但问题随之诞生,因为技术标准不一样,全国的路网连不起来,1910年已发展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于是朝廷派盛宣怀跟四国银行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由他们出钱把全国的路权买回来,然后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
当时跟广东、湖北、浙江、湖南谈得都很好。最后剩下的是四川,在路权这件事上,四川却非常特殊,他们开始成立了一个“川汉铁路总公司”,但是并没有本钱,完全向7000万人民去集资,集资共计800万。但这800万修路远远不够,因为要修这段路很危险,成本太高,于是川汉铁路总公司的人,把钱挪到上海炒股票。1911年盛宣怀要收回股权时,川汉铁路总公司生意上已亏了一半,他们就说那股票不要了,你们陪我们800万就可以了,盛宣怀肯定也不愿意。
事情就这样彻底抖了出来。当时有人挑动人民的情绪,希望事情闹大,可以就此掩饰挪用这笔钱的责任….结果在四川总督府门前,卫兵开枪打死了集结的群众30多人。朝廷命铁路督办端方调集部队往成都去。他就带了湖北的新军去,然后形成了武汉地区的空虚。紧接着武汉地区的新军在1911年10月10日发动了起义。
辛亥革命就是这样发生的,清政府两个重大失误直接导致了政治变革,加速了自己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