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发火了,然后沉痛地说:我对不起朋友!
大家肯定都知道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表那篇著名的抗战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不过,这篇宣言可不是蒋介石自己写的,真正的作者是陈布雷。 陈布雷的身份是蒋介石的第一秘书,被誉为“领袖文胆”、“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蒋介石发表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由他执笔的,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那些鼓舞人心的宣言、文章,也都是出自他的笔下。 陈布雷自19…
大家肯定都知道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表那篇著名的抗战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不过,这篇宣言可不是蒋介石自己写的,真正的作者是陈布雷。 陈布雷的身份是蒋介石的第一秘书,被誉为“领袖文胆”、“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蒋介石发表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由他执笔的,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那些鼓舞人心的宣言、文章,也都是出自他的笔下。 陈布雷自19…
由于报刊杂志教科书及各类文艺作品几十年来的统一表述描绘,大多数国人只要提及中华民国第一阶段(1912-1928)的“北洋政府”,就会不屑一顾地认为那只是一个被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曹锟、冯国璋、吴佩孚及张作霖等军事强人所操弄、只知争权夺利互相杀伐、对国家建设一事无成、最后被革命党推翻的“腐朽反动军阀政府”;近些年来,一些历史学者给北洋政府做了部分“正名”,指出“拒绝签署《巴黎和会协议》及出兵收复…
导读:以下是根据汪精卫的大女婿何文杰手抄《最后之心情》录入。中间“××”均系手稿上原有。何老先生在手抄稿前面写道:“一九六四年二月,汪氏逝世将近二十 年,香港发现题为’最后之心情’的汪氏的国事遗书,引起国人以至日本各方面的注视,也惹起了真伪的论争,聚讼纷纭,始终没有定论。最低限度,作为史料的参 考,也有一定的价值。” 兆铭来日疗医,已逾八月。连日发热甚剧,六二之龄,或有不测。念铭一生随…
陈炯明(1878年-1933年),字竞存,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民国初期一位雄踞一方叱咤风云的地方实力派,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 在人们的印象中,陈炯明是背叛孙中山先生的反动派,其罪证就是1922年“六一六炮轰总统府”事件,逼得孙中山最后化装逃往上海,于是,在后来的教科书上描述陈炯明都以“逆党”、“叛军”、“乱臣贼子”称之。 甚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陈炯明是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运动的,他怎…
今天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在互联网诸多自媒体的纪念缅怀文章中,一篇题为《热血黄埔 不屈抗战——两岸黄埔亲属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的视频报道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因作者丘智贤先生系黄埔军人后代(现任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兼台湾陆军官校史政教授),也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二因他在报道中还亲自朗诵了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兼新编第一军军长郑洞国将军1945年6月4日在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
从胡适与毛之间关系看民主派的短板 一位民主斗士,竟然一再天真地与马列主义者绸缪宪政,并一而再,再而三为其发展壮大提供支持,这不能不说是作为民主派代表人物胡适的终生遗憾。 《西行漫记》记载说,1919年,毛泽东在回湖南的前夕,曾专程前去拜访胡适,目的是“想争取他支持湖南学生的斗争”。胡适欣然接受了毛泽东提出的要求,表示尽力给予支持,以后他也是这样做了。说明胡适不是口是心非。 是年7月14日,毛泽东在…
辛亥革命,每次起事总是黄兴在国内现场指挥,而革命的最高领袖孙中山却在国外活动。这是因为,武装起事必须购买军火,买军火就要事前筹措一笔巨款。比起国内的起事,在国外筹款并不容易,孙中山卖光了兄长的农场,还要找各国的华侨一一化缘。原来,革命也要用钱。 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幕后操控着中国的政局。军阀混战需要军费,谁能找外国借款谁就是霸主。孙中山之后是汪精卫接班?枪杆子不同意。总司令把北伐改成东进,蒋介石…
1913年3月20日夜晚,宋教仁在上海车站身中三枪,仅31岁去世。国民党人指控袁指使,当时和现在都没有令人信服的司法证据。 宋死,孙中山无疑是最大受益者,孙对宋组建国民党,参选议会本来消极,一个月前,国民党大选获胜,他一言不发,去了日本。宋死,孙中山回来重握党柄。 民国初建,出现了20世纪中国罕见的政务比较公开、司法相对独立的年代。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在收到租界会审公堂移交的证…
从1933年秋到1934年秋,一年的时间里,国民党在全国捕获的共产党员是4505人,而自首叛变者则达到4213人,“自首叛变率”竟达95%,“这足以证明国民党这时的自首政策,对被捕的共产党人影响极大”。 几年前,我到台湾开会。主办方安排大陆与会者去了趟台北市著名的诚品书店。时间短促,我只挑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万亚刚的《国共斗争的见闻》,李敖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从李敖所作的序中可知,作者万亚刚…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由保安迁到延安,当时延安全城只有2000余人,“饭铺只有四五家,使用着木头挖成的碟子,弯的树枝做成的筷子;商店没有招牌,买错了东西很难找到原家去换,因为它们有着同样肮脏同样破旧的面貌。”全城肮脏拥挤,厕所尤其原始。 丁玲纪实小说《医院中》记述了这样的细节:“老鼠就在天花板上面窜来窜去啃浆糊吃。一次,隔壁房里竟有一只老鼠从上面掉下来,砸在正在睡觉的傅莱大夫的脸上。”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