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尘往事:让日本人走火入魔的爱国主义

    明治维新后,日本官方对佛教采取极端限制,对本国原始宗教神道教极力尊崇。神道教认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日本民族是神的后裔,其他国家则是神创造日本时溅出的泡沫凝聚而成。

前尘往事:让日本人走火入魔的爱国主义

二战期间,日本人留下了不少极端的爱国主义记录。战败后剖腹自尽的有之;二战时,组成“神风”敢死队,冲向美舰有之。

     我们称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日本是军国主义国家。

      军国主义(Militarism):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它的基本理论包括对和平的否认,坚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战争本身是美好和令人向往的。

     由此看来,军国主义是政府行为,是政策行为。这种政策需要人民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做支撑。

    日本军国主义把自己搞成“武疯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那需要一个漫长演化的过程。

     日本学界认为日本民族主义的形成是在“外患”压力下形成的,按石田一良的说法,“日本近代化的序曲,奏响于18世纪中叶俄国的南下。”俄国的威胁使日本民族主义首次登场,并催生了日本的近代国家意识。

前尘往事:让日本人走火入魔的爱国主义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快速提升。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上层认为,日本本土是“生命线”,而日本周边的国家是“利益线”.日本周边的库页岛、朝鲜半岛、乃至琉球等等,日本不能坐视不管。沙俄地理上离日本最近,对日本的伤害最深、已夺走库页岛。认为假设俄国举国进攻日本,在当时的条件下,最经济的办法,就是以朝鲜为基地、直接对日本发动攻击。所以,日本觉得左右朝鲜的政局,才更安全。

     因而日本人的爱国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兼具“内聚性”和“扩张性”的“二位一体”。

    爱国是个人的一种自然的感情,并不是一种“主义”。成为“主义”了,性质就是政府行为了。成为主义的的爱国,会很轻松地滑进极端的或激进的民族主义的陷阱。日本人就是这样,不断想象着一决生死的战争。不断以排外仇外的方式表达对本民族的忠诚。以极端的、非理性的、好斗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外。

    1882年,明治天皇亲自向陆军卿颁授《军人敕谕》,强调自神武天皇以来的日本军队,“世世代代由天皇统帅”,“朕为汝等军人之大元帅,故朕赖汝等为股肱,汝等仰朕为首脑”,这就把武士对豢养自己的大名(将军)尽忠兑换成军队对天皇的尽忠。

     1890颁布的《教育赦谕》把武士道精神从武士扩展至全体国民。公民日常要遵守各种礼仪道德规范,规定了对内对外的双重道德标准,对内恭俭礼让,有仁爱之心,对外则只需“长刀杀敌人”。短不过200余字的《教育赦谕》对后世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从颁布之日起到二战结束,对其进行阐述的文本有六七百种之多。

      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军国主义。从娃娃抓起,宣传忠君爱国,宣传“大和魂”。在历史教育中编造出大量本民族的神话和其他民族的鬼话,来强化民族自豪感和对其他民族的蔑视和仇视心理。这种教育非常成功,在年青一代内心里注入了仇恨的毒液。不过几岁的日本孩童,眼神已经变得十分恐怖。“喝狼奶长大的”一代,能够很轻松地谈论战争。

前尘往事:让日本人走火入魔的爱国主义

    渲染先人的辉煌卓越往往是在面临外来生存压力时,重拾民族自信心的利器。在日本,传统势力和现代战争机器的另一个成功的嫁接品种是武士道的扩展。

    日本“武士道”理论,本是300多年前的日本古学派的先驱者山鹿素行根据中国宋儒提倡的守“忠节”、“武勇”、“义理”而总结出的“尽忠死难”的所谓“武士精神”。进入20世纪后,“武士道”精神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广泛利用,作为激励士气、巩固军队、禁锢和统一国民思想、实施侵略扩张政策的有力工具。

    甲午一役使日本一举实现了“大陆政策”的前计划,台湾、朝鲜、辽东半岛都收进囊中。而2.3亿两的战争赔款则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这笔意外之财,让日本上下喜出望外。当时的外务大臣井上馨说:“这笔赔款以前,日本的财政官厅从未谈到数万万元的大数位。国库收入仅达8000万(日)元。因此3.5亿(日)元巨款流入国内,在朝在野的人,都认为是无尽的财富。国营也好,私营也好,各方面都因此实行大大的扩张了。”

    日本政府用战争赔款主要做了3件事:扩充军备、确立金本位制、推行义务教育。扩军开支占去了赔款的62.8%。在扩军计划下,日本成为继英、法、俄之后的第四海军大国。金本位的建立,使日本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谋划将银本位改为金本位,但因资金匮乏难以启动,7600余万日元的甲午战争赔款“及时”地弥补了资金缺口。

    在甲午战争之后短短20余年的时间里,“大日本膨胀论”、“支那分割论”、“大亚细亚主义”、“大东亚新秩序”相继出台,“东洋史”、“支那史”、“支那国民性研究”相继出炉。军国主义文人编造剧本,在《国姓爷合战》中不惜把郑成功说成是日本人,还别出心裁,以《金瓶梅》为分析母本,罗列中国人劣根性,借以抵御自卑感,增强信心·。

     为了让所有日本民众接受战争、支持战争,电台里连篇累牍地通报“皇军”的神勇。很多在日本享有盛名、在中国也广为人知的作家和艺术家,诸如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黑泽明都曾是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吹鼓手。

     1905年,在军国主义教育下,日俄战争使日本获得满洲、朝鲜以及远东的霸权。日本举国掀起军国主义狂热。日本军部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并进行了神社祭祀仪式。

    二战期间,日军攻下南京与新加坡时,日本老百姓高举太阳旗、高喊万岁、提灯游行、煮红豆饭庆祝。军民狂欢,表达他们畸形的爱国。其实他们已成军国主义炮灰牺牲品。

    使日本人更相信“日本的天皇将成为世界的天皇的日子必将到来”、“世界上最优秀的日本民族将征服世界”。日本政府和军方在战争教育和军事化训练上做了大量的文章

《军人敕谕》的宗旨:“获得此等(自我牺牲)荣誉重于泰山,肉身之死则轻于鸿毛”。如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最崇拜的人物是曾在日俄战争中发明“肉弹”攻击的日军司令乃木希典,“赞扬”士兵以鲜血和白骨去填平天皇制军国主义的“胜利道路”。

1938年秋,裕仁天皇来到靖国神社,参拜那些像神一样进入神社享受祭祀的军人,这让日本军民备受振奋。因为在日本军民心中,战死的官兵们已成为帝国守护神。他们不再是凡人,已经变成帝国的栋梁。正因为他们已经成了国家的支柱,才得以享受天皇和全体民众的祭奠。

前尘往事:让日本人走火入魔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的结果是让人民去送死。在二战末期,“神风特攻队”自杀式进攻就是为天皇而献身的典型事例。只有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在得知自己“荣幸地”充当“神风特攻队”队员去驾机撞沉美国军舰时,异常兴奋地来到靖国神社前做最后的参拜,他们疯狂地挥舞着双手高喊:“明日必死!明日必死”。据战后日方统计,仅“神风攻击”一役,就有2198名日军丧生,损失自杀飞机1192架。

1962年日本曾经出版过”永松浅造”撰写的《自杀终战殉国者的记录》,里面提到:包括将级军官在内,自杀将士合计527人。里面,陆军大将5人,中将11人,少将6人,大佐16人,占全体自杀者的7%。最可怕的一件事发生在天皇裕仁宣布投降当天,横滨一所小学听到天皇投降诏书后,校长便带领一群小学生集体投海自尽。

由于灌输了太多的仇恨,尊重人、爱人、爱人类、爱和平这些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价值,在日本那一代极端民族主义者那是缺失的。

值得庆幸的是,1945日本战败,一亿日本人的未来被交给了一个美国人——麦克阿瑟,他不仅收缴了全部日本武器,甚至把每个家庭的武士刀也收缴销毁。惩处军国主义分子, 铲除与日本军国主义关系密切的旧势力。起用亲美的、具有西方民主色彩的一代新人, 推行以美国为楷模的民主化改革。他力主保留天皇体制,皇位可世袭,天皇职能基于宪法行使。1947年,制定出新的《日本宪法》。使日本成了一个以天皇为象征的议会制国家。

战后的日本,取消了学校一切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甚至连“为了国家”这几个字,都被严禁出现在任何教科书中。禁止强迫唱国歌。然而,却诞生了一代又一代对日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无比珍惜、热爱的日本人。

为什么没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日本,反而收获了民众发自内心的爱?

来源:黄老道札记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