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蛐蛐——民国时期风靡一时的民俗文化

54fe1870adfd6bf1d152638e55d5f52.png

蛐蛐文化最早记录在我国北宋时期,当时主要是在宫廷富禄阶层流行。达观显人在大街小巷,提着瓶瓶罐罐,里面装着大大小小的蟋蟀(当时称为促织)。还有富商不惜重金,用象牙为自己的蟋蟀制造笼子。值得一提的是,有蛐蛐达人专门撰写了蟋蟀在捕捉、饲养、照顾各个环节的秘籍攻略,供世人参考,令人为之惊叹。

我们先从祥子的葫芦入手,来感受民国的蛐蛐文化。为什么祥子将蛐蛐放在葫芦里?传统的养蛐蛐工具,包括盆、罐、盒、管、笼和葫芦。但在民国时期,主要以罐儿和葫芦为主流。蛐蛐罐一般是无釉的灰色陶器,用石灰、砂子和粘土混合铺在底部,放一个小水槽,一个能够掀开房顶的小房子,就可以开始培养蛐蛐了。当时喂蛐蛐的食材主要是毛豆和猪肝。因蛐蛐不喜干燥,一般都放置在床下或者墙角。立冬之后,天气转凉,养在罐里已经不合时宜,葫芦能够保暖和随身携带,成为理想选择。这种葫芦一般都是在模子中长出来的,不大不小,掏空之后,也是在底部铺上混合土,放入蛐蛐。讲究的人会给葫芦雕龙画风,葫芦嘴儿也会用特殊材质制作,力图与众不同。到冬天,揣在袄袖或者怀中,蛐蛐遇暖会振翅而鸣,成为人生一乐。《新世界》里面的人物穿着以及场景,明显是一个冬天。因此祥子挂在衣领的葫芦也最能体现这部电视剧的考究之处,说明了底层民众酷爱蛐蛐的流行现象,这是符合历史的。

民国时期捉蛐蛐也很有学问,一般都去墓地里寻找,因草木茂密,阴凉干燥,是蛐蛐的理想栖居之地。需要事先准备好道具,包括一个带长把儿的罩子、一根细长的树枝、最好带一罐水。因为蛐蛐躲在洞里,要用树枝勾引他出来,不行的话还要往里灌点水,蛐蛐出来之后,就可以拿罩子扣住,顺利逮捕。蛐蛐以头大、色黄、发亮,且两须两尾的公蛐蛐为最佳,这种蛐蛐能拼善战,叫起来也不同凡响。

而斗蛐蛐更有意思。一般是双方口头约定,就和约架一样,带着自己的知己相好,定好时间地点。有的还故意放风出去,引来好事群众加油起哄。双方先把自己心爱的蛐蛐拿出来,上称称重,体量相当者,放入大罐之中。蛐蛐相见之后,一般会先鸣叫示威,再用前腿儿捋须,之后会奋力开战。有的两个蛐蛐互相忌惮,迟迟不采取行动,需要用茅草挑逗,蛐蛐逐渐发怒,拼斗在一起。斗蛐蛐战况都很惨烈,败者非死即残,胜者昂首鸣叫,高奏凯歌。同时引发观战者的唏嘘和赞叹。

民国时期,蛐蛐这一特殊文化传播更为广泛,在底层民众中也更具代表性,成为风靡一时、雅俗共赏的娱乐文化。拉洋车的、做小买卖的、基层军官和公务员、胡同里的小孩,四合院里的老头,都将之作为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成为当时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景。时至今日,在古玩市场,民国的蛐蛐罐仍广为流传。在北京,偶尔也会遇到个别的出租司机,怀揣着蛐蛐罐,欣赏着振翅之声,载客而行。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