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与台湾大学:拒绝三民主义进校园

傅斯年与台湾大学:拒绝三民主义进校园

1948年的最后一天,南京长江边上,大江滚滚而去,傅斯年和胡适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背诵着陶渊明的《拟古》诗第九首,两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此时,前方战场攻守之势已易,国民党政权已摇摇欲坠,蒋心中迁台之意早就萌生了。

此前12月22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正式任命傅斯年为台湾大学校长。

当月,由他主持的历史语言研究所也迁到了台湾杨梅镇。

1949年1月20日,傅斯年正式就任台湾大学校长。

傅斯年与台湾大学:拒绝三民主义进校园
台湾大学图书馆

假如没有傅斯年,台湾大学在那样动荡的时局中中,想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发扬光大,奠定一个现代大学的基础,的确是难以想象的。

傅斯年之所以能把台大办成孤岛上的北大,不仅取决于他的才干,取决于他大刀阔斧的勇气与锐气,更主要是他的办学理念。

他完全继承了北大的传统,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大学的独立性和学术的尊严。

比如拒绝三民主义进学校等。

他强烈反对把大学当作培养工具的摇篮,坚决摈弃大学的工具主义。

抬头看看今天笼罩在工具主义之下的大学,想想傅斯年当年身体力行的理想,不禁让人黯然神伤。

同时,他倡导简朴的学风。

傅斯年与台湾大学:拒绝三民主义进校园

9月28日是他到台大的第二个学期,发布了这样一个布告:

本校学风,素称俭朴,然亦偶有有钱人之子弟,习为奢侈者。兹在学年开学之始,特行告知诸生,如有娇养成性,习尚浮华者,务请不入本校之门;既入本校之门,即须改行自新,须知国家办此大学,费钱甚多,经费皆民脂民膏,岂容此辈滥宇其内,浪费本校教育之努力!以后如见有习尚浮华,衣食奢侈者,必予以纠正,或开除学籍。

什么是大学精神?

这是他耿耿于心,始终不曾忘怀的。

“大学也必须有大学的校长,包括精神与形式”,“发挥大学精神”、“促进学术空气”是他办台湾大学期间首先考虑的。

1949年11月,在台大第四次校庆时,他发表演讲说不许把大学作为任何学术以外的目的的工具,“如果问办大学是为什么?我要说:办大学为的是学术,为的是青年,为的是中国和世界的文化,这中间不包括工具主义,所以大学才有它的自尊性。这中间是专求真理,不包括利用大学作为人挤人的工具。”

在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大学精神就是傅斯年说的“专求真理”这四个字,这是第一位的,其余的都是次要的。

这和竺可桢当年为浙江大学确立的“求是”校训,和哈佛大学的校训也都是相一致的。

本着这一理想,傅斯年呼吁学生第一是要立信,在品行上自我修炼,一个社会品行好的人多,社会就会健全,反之就很危险。

“这一时代,真是邪说横流的时代,各种宣传每每以骗人为目的,在宣传者不过是想用宣传达到他的目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养成说瞎话的习惯,可就不得了。人与人之间,因为说瞎话不能放心,团体与团体之间,因为说瞎话不能放心,社会上这个风气厉害了,社会就上当轨道。”

在大学里这一观念尤其重要,他倡导“知识的诚实”,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学问不能进步,发明更谈不上。

“所以立信是做人、做学问一切的根本,也是组织社会、组织国家一切的根本。”

傅斯年与台湾大学:拒绝三民主义进校园
傅钟是国立台湾大学的校钟,也是该校象征之一,位于行政大楼水池前和椰林大道之间,是为了纪念台大第四任校长傅斯年所建立。

傅钟是国立台湾大学的校钟,也是该校象征之一,位于行政大楼水池前和椰林大道之间,是为了纪念台大第四任校长傅斯年所建立。

为维护大学精神,傅斯年一往无前,毫不退缩地站在前面。

当时的台湾风雨飘摇,一切都没有上轨道,社会情绪激越。

一方面他筚路蓝缕,致力于营造大学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他还要抵挡来自政治的风浪,以及社会上的各种攻击,他恪守的一条底线就是大学的独立与尊严。

他在国民党统治下致力于维护大学独立的原则,可以说已经竭尽所能。

早在1932年,面对国民党在大学推选党化教育或所谓三民主义教育,他就尖锐地指出:

“教育如无相当的独立,是办不好的。官治化最重之国家,当无过于普鲁士……当年以德皇威廉第二之专横,免一个大学校长的职,竟是大难……其用人行政,一秉法规,行政官是不能率然变更的。”

难怪有人这样评价:

傅斯年先生掌台大两年的最大的成就,在保持了学术独立和尊严,扩大了研究空气……许多不学无术的党棍子,想混进台大,许多翻云覆雨的官僚政客想染指……两年来明枪暗箭,栽赃诬陷,就地打滚,集无耻之大成的各种手段,都对傅先生施用过,而傅先生英勇坚定,绝不为所动,贯彻自己的主张,且与这些丑恶势力对垒作战。

傅斯年与台湾大学:拒绝三民主义进校园

2000年1月,台大总务处将坚持多年的人工打钟传统改为电脑控制,同时钟声也定为21响,并立碑说明傅斯年校长的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其余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傅斯年校长所代表的学术自由、大学自主性的价值想像,已经成为台大校园的历史遗产。

傅斯年与台湾大学:拒绝三民主义进校园

附录: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傅斯年曾任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代理校长(1945-1946)和台湾大学(1949-1950)校长。 傅斯年任历史语言所所长23年,培养了大批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等专门人才,组织出版学术著作70余种,在经费、设备、制度等方面都为历史语言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组织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殷墟甲骨发掘,其后先后发掘15次,大大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商代历史的研究。傅斯年还将明清大库档案资料争取到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进行专门整理,使明清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傅斯年在历史学研究方面,重视考古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摆脱故纸堆的束缚,同时注意将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取得较高的学术成就,在现代历史学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在台北病逝, 享年55岁。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有《傅孟真先生集》六册。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