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说起民国时期的才女,不得不提林徽因和张爱玲,她们一个像“人间四月天”,一个怀揣“天才梦”,一个在建筑界居功至伟,一个在文学界无出其右。 两人相差16岁,在相似的时代背景下,都有显赫的家世,受过良好的教育,最终成为骄傲、独立的新时代女性。她们的爱情也同样,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被后世众人津津乐道。 而两人又是那样的不同,林徽因就像优雅的百合,端庄大方,张爱玲却像是带刺的玫瑰,恣意浓烈。这不同,与两人的…
说起民国时期的才女,不得不提林徽因和张爱玲,她们一个像“人间四月天”,一个怀揣“天才梦”,一个在建筑界居功至伟,一个在文学界无出其右。 两人相差16岁,在相似的时代背景下,都有显赫的家世,受过良好的教育,最终成为骄傲、独立的新时代女性。她们的爱情也同样,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被后世众人津津乐道。 而两人又是那样的不同,林徽因就像优雅的百合,端庄大方,张爱玲却像是带刺的玫瑰,恣意浓烈。这不同,与两人的…
陆小曼 民国时期,有四位名媛的知名度十分的高,分别是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校园皇后”陆小曼,“金嗓子”周璇,“默片影星”阮玲玉,个个貌美如花,气质超然,她们是那个时代最美最耀眼的存在。其中的“校园皇后”陆小曼,她的美惊艳了一个世纪,现在一组罕见老照片见证玄机。 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1903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市孔家弄,父母对她颇为宠爱,还专门为她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授英文。16岁时,…
梁启超告诉女儿“求学问不是求文凭” 梁启超与长子梁思成(左一)、三子梁思忠、长女梁思顺。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192…
她是中国电影界知名影星之一,孩子说她“是为了电影生,为了电影活”。后人为了纪念她,在她的故乡江阴市长泾镇特地建立了一个纪念馆。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演艺事业上备受世人景仰的女星,却说“我的一生真是太不幸了,要是拍成电影,谁看了都会哭。” 她叫韦均荦(luo 四声),后改名为上官云珠,一个有着倾国倾城容颜的人儿。恰恰又因如此,在仅仅10岁时就被自己哥哥的同学张大炎看中,16岁时就嫁给了25岁的张大炎,并…
文:李书明 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孙中山 中华民国简称民国,是孙中山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时正式和公开提出来的。孟子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于国家,人民是最重要的国家主体。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明确表示:“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这是孟子“民为贵”思想提出二千多年以来的真正推行。 在这背景下,“…
民国家具在古旧家具中,从数量上来说已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且民国家具至今已有60年~100年的历史,民国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一套自己的审美体系,所以民国已经具备了收藏的时间条件、专项条件和价值条件。 民国家具的收藏必须要抓住6个字:好残、真赝、寡众。在此提出这样的观点:买好莫买残,买真勿买假,买寡不买众。倘能做到这些,藏品会很快上档次。 民国家具经过近百年的时间,许多是残破的,最好收藏完整的、不…
文: 胡茂芹 1918年,胡适完成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的创作。此书一经出版,便受到学术界的关注,3年内连续再版了7次。有学者评价说,此书是“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 1922年,中国哲学史研究大家梁启超应北京大学哲学社的邀请去作一次演讲。他选择的…
——截至1948年7月,国内各类高等学校统计共210所 按办学层次,分为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三个层次;按办学性质分国立、省立和私立。 一、国立大学(31所) 校名 所在地 校名 所在地 中央大学 南京 重庆大学 重庆 政治大学 南京 四川大学 成都 北京大学 北平 南开大学 天津 清华大学 北平 北洋大学 天津 中山大学 广州 山东大学 青岛 西北大学 西安 河南大学 …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作者: 张铭雨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报刊媒体上时常刊载一些名人在民国时期投考清华、北大等名校时,虽个别科目成绩很低却能够被“破格”录取的故事。那些“偏才”“怪才”的数学、英文等科目动辄个位数甚至零分的成绩,还有他们被大学校长“破格”录取的传奇经历,十分吸引大众眼球。然而,事实上这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故事,有很多是不够真实或全面的。针对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故事,学术界已有一些商榷和批驳的文字,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