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袁世凯究竟为什么要当皇帝?
纵观中国近代史,袁世凯在清末政坛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由于政治原因,比如孙中山是国共两党共同的先驱,台湾问题尚未解决等原因,教科书把孙中山的贡献无限拔高。而作为孙中山的重要敌人袁世凯,却被加上无数莫须有的罪名。平心而论,历史事实不能被这样扭曲化。历史应该还给袁世凯一个公道。
【袁世凯主要的人生历程】
【年少大志】13岁时,袁世凯曾霸气外露地写成一联道:“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由此不难看出,袁世凯绝非池中之物。而到了十四岁,胆儿更大了,“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胡天”一语,矛头直接指向了满清王朝。
【为官不凡】李鸿章死后,袁世凯成为清朝的新政核心人物。他是清朝内部属于进步政治领袖,不断地推动着清王朝的改革。可以说,在清末政改中,袁世凯是最重要的实际推动者。为了不使变革流于表面,袁世凯不惜与当权满清勋贵公开决裂。当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就实行一系列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措施。袁世凯与清廷的矛盾已达到剑拔弩张的程度。因此,他被革职。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发动起义。清政府派北洋军镇压,可北洋军“人人心中只知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清王朝不能指挥北洋军,只好请袁世凯出山。
袁世凯出山的六条件均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袁世凯强调六条缺一不可,否则愿老死彰得也不出山。之后,清政府为解革命之危,于是下诏同意他的条件,并正式任命袁世凯为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袁遂组织内阁。在朝鲜对抗日本人,他险些被地雷炸死。最终,日本人的政变阴谋因袁世凯果断进攻而未能得手。可以说,如果没有袁世凯,近代的中国早已土崩瓦解,四分五裂。
袁世凯逼清帝退位,他自深知:此为被万世所唾骂,遭到世俗偏见的嫉恨之举。因为当时人们的思想为儒家经典、流传千年的忠孝节义所禁锢。但是袁世凯义无反顾,经过反复思想斗争,他采取了逼清帝退位的措施,和平地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并众望所归地坐上了大总统的宝座,真正成为了整个国家的主宰!
但不久后,各地军阀假意支持袁世凯当皇帝,袁世凯也认为当时社会制度不够完善,只有帝制才可以加强中央权力,防止国家进一步分裂。结果他遭遇政治阴谋,经人策划被社会舆论推向人生低谷,最终一代伟人陨落。
【袁世凯的威望】
【军队的拥护】北洋军“人人心中只知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袁世凯掌握强大的军队,手握军权,并且各地军阀都拥护他。这支基本上唯袁世凯之命是从的军队,成为了袁世凯起家的资本和倚重的后盾。袁世凯有北洋新军,当时孙中山却没有一兵一卒,袁世凯在实力上可谓碾压孙中山。
【民众的拥护】袁世凯当时在国内许多人心目中是挽救乱局的最可靠人选。包括一些地方实力派像立宪派比如张謇这些人。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称他是“精明练达,治世之能臣”。
【资历】袁世凯有着丰富而又完备的仕途经历。袁世凯既是军队的元帅又是政界的首脑级别的人物。他曾经总督过朝鲜,做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内阁总理等。孙中山是属于秀才造反一类的人物,跟袁世凯没有可比性。
【功绩】袁世凯言:“不克汉阳,不足以使义军夺气;不丢金陵,不足以使清廷丧胆。袁是辛亥革命的真正把控者和最大受益者。袁不是开疆扩土之才,但对于中国的领土完整有极大的贡献。试想如果满清皇族不是就地逊位,而是退到关外,那今天至少东北地区和内外蒙古将全部丢失。孙蒋的领土观是明朝朱家的,守住长城即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被袁的“五族共和”所替代的。袁的历史贡献大于孙。
袁世凯才是最终促成清帝退位,结束满清统治,终结帝制历史的人。黄兴孙中山等人充分肯定了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时期逼清帝退位的历史作用。袁世凯成了那时候中国当时所有人都最钦佩的人物,包括最恨他的日本人。袁世凯早年在朝鲜采取强硬措施,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日本。一个人操一个国家的心,一个人身兼九个实业部门的职务。正是袁世凯跟满清皇室谈判,这才顺利换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和平退位,严复认为,只有袁世凯才是当下中国唯一的强者,代表着秩序和集权。
【图强的治国理念】袁世凯变革图强的思想日渐系统化,科学化。并且,袁世凯变革图强思想付诸于实践,为整个国家的近代化“转身”贡献智慧。袁世凯思想开明,锐气锋芒,敢于尝试,而且着眼全局,着眼将来。他主张循序渐进地改革,以局部到整体,以专项带动整体。袁世凯不是激进派,不是盲目主义者,他凡事都主张因时、因国情,循序渐进,有如后来胡适的改革主张。中国的事情确实牵一发动全身,各种利益错综复杂,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最后有所成效。如果过于激进,往往以夭折告终。在袁世凯看来,立宪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推行官制改革。袁世凯主张取消军机处,设责任内阁,开议院。袁世凯的这一主张,是前卫的,抓住了宪政的根本。
如:袁世凯拟定《直隶天津县地方自治公决草案》110 条,推行地方议会选举,进行民主自治实践。天津因此成为地方自治的样板。时人云:……天津之自治既先成立……天津既可为直隶全省之模范,亦各省所急欲仿办者,是亦即全国自治之模范也。全国之自治成而立宪之基础成矣,此所以为中国前途贺也。”天津自治在袁世凯的推动下,卓有成效,直接推动了宪政思想、制度在中华大地的传播,加速了晚清立宪运动的推进步伐。近代的符号元素已经在晚清的改革中悄悄形成,已经在袁世凯的实践中积聚了力量。
【历史的选择:淘汰孙中山】
【能力的限制】孙中山不具备领袖的抉择与领导判断能力。当时革命党内部许多人认为,孙中山理想太高,不切实际,政治思维不成熟,过于理想化。他无法领导团结党派,以致同盟会出现信仰危机,“政见纷纭,争执不断”。由于其能力以及政府组成方式,他无法解决当时南京政府的财政危机,政府无法运转。孙中山的政令,无法执行,有时,其政令连南京府都出不了。孙中山自己能力不足以驾驭当时的局面,才把位置让给袁世凯,试问,一个连自己党派都领导不好,无法认清事实的人如何管理国家。孙中山让权给袁世凯,这是双方有协议的,也是自愿的,因此还谈不上袁世凯窃国。这应是所谓的退位让贤,而不是袁世凯窃取革命党的胜利果实。
【对袁世凯的误解】
很多人厌恶袁世凯的原因是因为其签订的《二十一条》,每条都能使袁世凯留下千古骂名。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二十一条》真正受益的却是中国。虽然说是《二十一条》,但实际条约却只有12条,而且通过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的协商调解,使得很多条约中的内容的解释权全都归中方所有,也就是说,在与日本的打交道过程中,袁世凯是占据了主动地位的。袁世凯就“二十一条”与日方代表大隈重信逐句逐字力争,殚精竭虑,终于耗到了美国出面干涉,日本迫于压力,最终将威胁中国主权的条款几乎全部放弃。胡适称:“二十条,是弱国外交的胜利。” 袁世凯和日本人逐字逐句地力争“二十一条”,保住了大部分的主权。此外,袁世凯还通过自己的外交手段通过收买日本内阁的方式引起了日本政界的一场轩一然大波,给当时日本政府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袁世凯对现行的不完善的民主制度失望】
袁世凯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皇帝的头衔来进行加强中央集权,而政府由于《临时约法》的限制,这样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无法实现中央集权。更大的危机是制度设计上的问题,主要是互相制衡的机制不完善。孙中山原来的《临时约法》规定的是总统制,但后来为制约袁世凯权力,将其匆匆忙忙改成内阁制。行政对议会无力反制。多数议员没有国家管理经验,党争意识太强,行政管理受到严重掣肘。因此,这一制度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不适合当时中国发展要求。
【袁克定与杨度等人理论的支持】
杨度得出的结论是,实行君主制是救亡图强的最佳方案。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最热衷帝制。辛亥革命后他极力鼓动帝制。袁世凯称帝还与“十三太保”密切相关。1915年8月14日,杨度、孙毓筠、李燮和、刘师培、胡瑛、严复等六人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六君子”加上梁士诒、张镇芳等7人,合称“十三太保”,鼓吹帝制。1915年4月,杨度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撰写了两万多字的《君宪救国论》,让袁大为赏识。
【部分军阀的恶意煽动】
袁世凯作为当时终身制的大总统,由于保守势力的支持和山西军阀阎锡山曾口头表示支持(山西是当时中国现代军事工业最发达的省份),以及其他一些保守军阀的支持,使他萌发称帝的念头。然而,袁世凯的嫡系段祺瑞、冯国璋却反对称帝。在袁世凯称帝后,段祺瑞曾慨叹“项城作孽啊!”冯国璋则率领和他个人关系比较好的5位将军联合发出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惩办祸首”的电报。
【为何袁世凯称帝后迅速覆亡】
袁世凯实质是中国当时几个实权军阀派系推出来的首脑,袁世凯自己的军队不足以控制全国。他也没有真正能够控制的地盘。他名义上是大总统,但实权并不多。称帝其实将中央与地方关系变为君与臣的关系,以便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削藩。各地方势力当然不会放弃割据,袁世凯是被部下推翻的。袁世凯之子袁克定急于显摆自己内定太子、未来皇帝的威风,得罪冯国彰等等大人物,让这些大人物起反意,结果袁世凯一称帝,反袁势力暴涨。最终,袁世凯只得于1916年3月23日宣布废除“洪宪”年号,恢复共和。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病不治而亡。据传,袁世凯弥留之际曾咬牙切齿地怪声高叫:“误我!”。“恨只恨我,读书时少,历事时多。今万方有事,皆由我起。帝制之误,苦我生灵,劳我将士,群情惶惑,商业凋零,如此结果,咎由自取。误我事小,误国事大,摸我心口,痛兮愧兮!”
临死前,袁世凯留下这样一封遗书而去。在他身后则是混战十年不已的军阀割据时代。袁世凯死后,杨度曾作挽联一副,挂在袁世凯灵棚中,明是吊唁,实则申辩。联曰:“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评是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总评】
孙中山是一个思想家,一个在野的呐喊者。袁世凯则是在朝的实力人物,是务实的政客。我们需要思想的启蒙者,思想的引导者,但更需要实干家,根据实际情况,把理想变成现实。历史与人民选择袁世凯为总统。我们应尊重历史事实,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袁世凯,他绝对是为中华民族作出杰出历史贡献的人。我们不应全盘否认袁世凯的功绩,应该还他一个公道。
来源:历史百家争鸣
评论列表(3条)
全都是废话,哪需要什么理由啊?
唯独当皇帝不需要理由啊!
因为当皇帝我也想啊!
谁不想当皇帝啊?
我也想当皇帝,
国号、帝号都有了「坏笑」
祖国是大家的母亲,
所以国号为“妈”
简称“大妈国”
我就是“大妈帝”,简称“妈帝”
我登基的那一年,定为“大妈元年”
我就是以后历史上的“妈始帝”「坏笑」
啥时候发行“妈币”?
和美元的兑换率是多少?
大家伙嘴上认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