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百科:忠义救国军
忠义救国军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领导的特务游击武装。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后,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广大民众支持抗战,蒋介石于9月4日电令成立”苏浙行动委员会”于上海。委员是戴笠、宋子文、张治中、吴铁城、俞鸿钧、杜月笙、杨虎、钱永铭、刘志陆、贝祖诒、吉章简、蔡劲军、俞作柏。其中戴笠、杜月笙、刘志陆三人为常务委员,书记长戴笠。
1938年3月13日,戴笠接奉蒋介石电令:”收容整编流散浦东及京沪沪杭沿线之国军,期以加强敌后游击”,即派阮清源、鲍步超等潜赴日占区,会合坚持江南敌后的干部及武装积极收容扩编。为了扩大社会影响,使在陷区民众特别是农村及帮会中,以”忠心义勇救国救民”作号召。戴笠呈请蒋介石于1938年5月批准,将别动队改名为”苏浙行动委员会忠义救国军”,总指挥戴笠兼任。日降在即,戴笠亲令麾下”忠义救国军”,开赴京沪、京杭铁路沿线,接手长江下游的沦陷区。
戴笠死后不出一月,军统局最庞大的单位”忠义救国军”整编成了交警总队。
前身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后,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广大民众支持作战,蒋介石于9月4日电令成立”苏浙行动委员会”于上海。
9月7日,南京又发来蒋委员长电,限令戴笠和杜月笙”在一个月内,组建万人的别动队游击武装,配合正规军对日作战,在敌前敌后袭扰牵制日军,肃清奸谍”。
戴笠久久有心掌控军统直辖武装,而杜月笙也愿意发动上海工人、帮会扩充势力。在抗日的宣传下,经国民党苏浙行委发动,众多工人、学生、教员、失业失学青年踊跃参加别动队抗日。爱国人士章乃器等人也介绍不少进步店员、大中专学生加入该部。而共产党人张执一、余纪一等人也打入”别动队”。
因应淞沪战争形势,刚刚组建训练不足的别动队迅速上火线。在沪西、南市、浦东、苏州河两岸及京沪、沪杭两铁路沿线,维护交通,掩护主力国军作战与转移;运用游击战术对日军突袭、狙杀、侦察、破坏;救助难胞,作出了贡献。随着战场情势的逆转,别动队在苏州河、南市、奉贤和上海县,亦加入与日军正面战斗,伤亡加重。”别动队”官兵于淞沪抗战中阵亡者共2700余人 。
作战
1937年11月5日,日本柳川平助中将指挥中国派遣军三个师团金山卫登陆后,国民党军队全线败退。别动队官兵也遭分割,一部退入浦东,依托人地两熟分散游击;小部缴械后进入英法租界;更有众多官兵被打散后运用社会关系各显神通做工人、店员、商贩、小学教员,混入汪伪军警及乡镇公所,生存下来。尔后,当”忠义救国军”重新回到沦陷区活动时,许多人又与之接上关系。
别动队成建制一部及青浦、松江两特训班人员,近2000人,由俞作柏率领绕道撤退后方,于12月间抵达安徽省祁门县历口。毛森率江山特训班及浙东一部赶来会合。这支部队于1938年1月在历口整编为两个教导团,教导总团长由戴笠自兼,俞作柏为副总团长,负责实际工作。
1938年3月13日,戴笠接奉蒋介石电令:”收容整编流散浦东及京沪沪杭沿线之国军,期以加强敌后游击”,即派阮清源、鲍步超等潜赴日占区,会合坚持江南敌后的干部及武装积极收容扩编。加原有两个教导团,戴笠手中游击特种武装又逾万人。为避免与康泽所统辖的别动队名称重复混淆,更为了扩大社会影响,使在陷区民众特别是农村及帮会中,以”忠心义勇救国救民”作号召。戴笠呈请蒋介石于1938年5月批准,将别动队改名为”苏浙行动委员会忠义救国军”,总指挥戴笠兼任。分批开进江南敌后作战略展开,同时进行宣传,维系陷区人心。
“忠救军”总部也前进进驻浙江孝丰;后移驻安徽广德县王岭。总指挥戴笠不兼后,先后由俞作柏、周伟龙及阮清源接任总指挥,石树勋担任参谋长 。
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戴笠报请蒋介石批准后,扩大和强化江南敌后的”忠义救国军”。他调代理总指挥阮清源少将去将官班受训,邀马志超中将出任”忠救军”总指挥,派郭履州少将出任参谋长。又加派王春晖少将为副总指挥。
马志超于1943年10月9日抵达王岭,决定首先整编扩充队伍。当时长江三角洲有不少地方抗日队伍及江湖草莽英雄,把他们的武装收编。如张熙明本是上海女工,”八一三”后拉起队伍打日军;黄八妹原是金山县扶王埭人,早先贩私盐走江湖,能双手开枪,全面抗战爆发后,她拉起一帮弟兄树起抗日大旗。与此同时,加强官兵战技教练及政训。轮流抽调各部员兵接受美、中教官特种训练、爆破、擒拿、情报、电讯等技术。对所收编的地方游杂派去副指挥或参谋长,建立政训室,以紧控该部。军统干将沈之岳,被派任”忠义救国军”淞沪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通过政训,给官兵灌输反共法西斯思想,效忠蒋介石,成为党化特务部队。
至1944年春,”忠义救国军”共拥有3个(第二、第三、第五)纵队,5个行动总队、若干地方支队、独立大队,官佐员兵3.1万余人。其骨干大都出自中央军校或警官学校,是经过特训的军统死党。其第五纵队司令,由军统局东南区(驻于潜县乐平)少将特派员兼中美合作所东南前进指挥部(驻分水县印渚)主任毛森兼任。
结局
日本投降之初,全国和平建国呼声高涨,而国民党上层因派系矛盾,也有裁夺军统所辖武装的提议,如何保存多年苦心经营的精锐武装?戴笠经与郑介民、唐纵、毛人凤、马志超诸人多次密商,提出除老弱病残复员转业外,将精锐部分改编为”交通警察,以负责全国交通治安”。同时,成立交通警察总局,下辖京沪、平津等铁路警务处和公路、水运、航空警务室。组建18个交警总队(特种团)。共定编安排官佐员警共64402人。
此方案于1946年1月呈报军事委员会和国民政府,蒋介石迅予批准。交通警察总局遂于1946年3月1日正式成立,首任总局长吉章简中将、副总局长马志超中将、徐志道中将。自此,”忠义救国军”的名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