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兰:袁世凯称帝,一出挂着“民意”招牌的滑稽剧
原创 孙盛起 文朽速的兰陋
对袁世凯的评价历来比较复杂,但有两点基本达成共识:大功,逼迫清帝退位,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大过,复辟倒退,自立为皇帝恢复帝制。
关于袁世凯之所以逆历史潮流复辟帝制,很多人感到不解:他已经是民国大总统,而且依照他所主持颁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总统任期十年并可连选连任,他实际上已经是终身大总统,那么他为何还要给自己戴上那顶散发着霉味的皇帝帽呢?
有道是“权力是最好的春药”。食用春药是会上瘾的,此其一;其二,它能使人癫狂、使人膨胀、使人致幻。
历史事实证明,掌握了绝对权力的人毫无例外都会被春药致幻成疯子。疯子的执拗使他听不得任何不同的声音、见不得任何不顺从其意志的面孔。
民国大总统,顶天的职位,但还不是天,想要实施什么,还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这使得已经春药满腹的袁世凯大为不爽。他想成为天!成为庶众只可跪服、不可违拗的神授之天!
于是,他开始导演一出滑稽剧。
第一幕,授意杨度、孙毓筠、严复等6人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研究君主、民主国体何者适于中国”。
“研究”成果很快出炉,杨度发表《君宪救国论》,得出结论:非立宪不能救国,非君主不能立宪。拨乱之法,莫如废民×主而立君主;求治之法,莫如废民主专则而行君主立宪。君主实较民主为优,而中国尤不能不用君主国体。
《君宪救国论》为袁世凯称帝打下理论基础,并借此煽动舆论、试探民意。
第二幕,邀约、利诱各地组成“请愿团”赴京请愿恢复帝制,造成民意汹涌的假象。
筹安会甫一成立,立即通电各省军政界,促请各地派代表团来京,共商变更国体事宜。
那些官场老手们立即就揣摩出袁世凯的意图,所谓“共商”,不过是“劝进”——劝袁世凯称帝——的隐婉之词。这是“从龙”的大好机会,袁世凯一旦称帝,他们“劝进”有功,必将飞黄腾达。
于是各省政要纷纷响应,以一己之利代表民众“主张君主立宪,废民主而立君主”,并派出“请愿团”赴京,向参政院请愿恢复帝制。
所有请愿书均由筹安会代写,各代表团只需把请愿书抬头改为各省名称即可。
京师各界也不闲着,在收到了各种好处之后,一夜之间,京师商会请愿团、教育会请愿团、妇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人力车夫请愿团、孔社请愿团……像变戏法一样冒出来,仿佛全天下的百姓都急切地盼望袁世凯做皇帝。
推荐图书:奥威尔作品集全五册。请点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
第三幕,指派亲信杨士琦出席参政院,代表袁世凯发表对于变更国体的宣言,向参政院施压。
宣言大意如下:本大总统受国民之付托,有救国救民之责。如今各省国民纷纷请愿改革国体,虽然对此我不便发表看法,但是国民请愿,目的是巩固国家基础、振兴国家势力,所以我又不能不对此加以考虑。
这是一篇类似于古代皇帝即位时经常发布的半推半就的“妙文”,只不过把“天意”改成了“民意”——我袁世凯并不想做皇帝,但是如果全国人民极力拥戴我做皇帝,那么我只能服从而不便有所反对。民意不可违呀!
第四幕,压轴大戏上演,预备登基。
1915年12月11日,参政院举行解决国体总投票,1993名代表在荷枪实弹的军警的“看护”下,手持只有“君主立×宪”这一个选项的投票纸,不得不“尊重民意”,“全体通过、一致赞成”恢复帝制,拥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假意推辞:我如果自立为皇帝,就是背弃当初的誓言,这让我无法解释“信义”二字。
于是参政院于当天再次向袁世凯递交推戴书。
第二天一早,袁世凯不再扭捏,发布命令:接受推戴,改国体为帝制。
13日,他接受百官朝贺,大加封赏,同时下令查禁一切反对帝制的活动。
31日,袁大皇帝下诏: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并进行登基彩排。至此,挂着“民意”招牌的复辟滑稽剧达到高潮。
第五幕,狼狈收场,忧愤而终。
在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之前,他曾通过外交部将此事密告各国公使,不料却遭到英、日、美等各国反对。尽管他那时已经利令智昏几近癫狂,秘密通电各省:西方诸国干涉我国内政,不要理睬。但他的心里不能不对此有所顾忌。
就在参政院投票通过复辟帝制的第14天,蔡锷和唐继尧在云南发动反对帝制的讨袁护国战争,贵州、广西随即响应,这更加使得袁世凯如坐针毡。
因此,虽然袁世凯已经宣布改变国体,但是各方压力迫使他一直没敢举行登基大典,将那顶皇帝帽公开戴在头上,而是对外依然称“中华民国”。
1916年3月24日,内外交困的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一出沸沸扬扬的称帝滑稽剧狼狈落幕。
6月6日,忧愤成疾的袁世凯因尿毒症病故,以一个很不光彩的姿态退出历史舞台。
大凡专权专制者,都精于玩弄“民意”的把戏,因为这个“民意”是个空泛的概念,并不是特有所指,因此是最容易被代表、被操纵的。
梁启超在《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一文中写道:此次皇帝之出产,不外右手挟利刃,左手持金钱,啸聚国中最下贱无耻之人,如演傀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