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之死:30万人送别一颗自由之星
1962年2月24日,一生仗义疏财的胡适在“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会议上说:“我挨了40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因为这是代表了中国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这句话说完不久,胡适便意外辞世。其秘书王志维在帮助胡家清点遗物时发现,除了书籍、文稿、信件等,胡适留下的全部财产只有135美元。
1958年4月8日,胡适由美国回到台湾,10日上午9时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职。就职典礼上,蒋介石亲自出席并致词,以示敬重。
在致词中,蒋介石对胡适提倡的“五四价值”、“自由主义”等等说辞,于言语中暗含了讥讽、挖苦之意,搞得入会者惶恐不安。当此之时,胡适尽管在美国生活极不舒心,而九年后又重返台湾从国民党手中谋得一个响当当的铁饭碗,但他并不以此就对蒋氏俯首听命、自轻自贱,而是毫不客气地对蒋介石的言词当场予以驳斥,以维护自己作为一个学者的人格。台下的众学者同样以自重自尊的态度随声附和,为台上的胡适打气壮胆。据亲历者石璋如说:“胡院长一发言就说总统你错了,台下立即鼓掌,没有几个人敢说这句话的。”蒋介石为此气愤至极,在日记上写道,这是他“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横逆”、胡适“真是一狂人。”他甚至气愤到睡不着觉。
遥想当年,胡适在一篇题为《介绍我自己的思想》的文章中宣称:“从前禅宗和尚曾说, 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1959年,作为新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学界领袖的胡适,公开反对蒋介石连任第三届“总统”,同时反对为连任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置“党章国法”于不顾强行“修宪”。对此,蒋介石极不痛快,其子蒋经国更是异常恼怒,甚至有“收拾”胡的打算,只是忌讳胡本人的国际影响而迟迟未动手。
胡适在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同时,于繁杂的公务中,仍没有忘记书生本色,在南港利用公务间隙,对研究了大半生的神会和尚穷究细研。1960年2月9日,胡在历史语言研究所演讲他的新作《禅宗史的假历史与真历史》。20日,出席“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3月10日夜,所著《神会和尚语录的第三个敦煌写本: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刘澄集》终于脱稿。正是这部耗损了胡适大量心血的著作,使其在脱稿的当夜即心脏病发作,延至19日,病情加重,不得不入住台大医学院就诊,直至4月5日才小愈出院。
6月25日病情好转回南港“中央研究院”上班。到了 11月16日清晨,心脏病再度发作,复入台大医院抢救,直到第二年1月10日出院,暂住福州街台大招待所疗养。此时胡适的生命已迈入衰朽之坎,即将灯熄香灭。
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选举新一届院士。胡适几位在海外的学生,或隔代门生如吴健雄、袁家骝、吴大猷、刘大中等皆从美国来到台湾,聚集一堂以示助势。胡虽身体健康不佳,但仍精神亢奋地出席了会议。
下午5时,胡适又出席了“中研院”举办的酒会,入席者达一百余众。胡适满面含笑登台致词,曰:“今天是中央研究院迁台12年来,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院士会议。令人高兴的是海外4位院士也回国参加这次会议。今天上午第五次院士会议,经过了三次投票,结果选出七位院士。二位在台湾,五位在海外。在台湾的是梅贻琦、陈槃,在海外的是任之恭、柏实义、程毓淮、李景均、何廉。十几年来,我们在这个孤岛上,可算是离群索居,在知识的困难、物质的困难情形之下,总算做出点东西。”
胡适又说:“我今天还可以讲一个故事。我常向人说,我是一个对物理学一窍不通的人,但我却有两个学生是物理学家:一个是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饶毓泰,一个是曾与李政道、杨振宁合作证验对等律之不可靠性的吴健雄女士。而吴大猷却是饶毓泰的学生,杨振宁、李政道又是吴大猷的学生。排起行来,饶毓泰、吴健雄是第二代,吴大猷是第三代,杨振宁、李政道是第四代了。中午聚餐时,吴健雄还对吴大猷说: 我高一辈,你该叫我师叔呢! 这一件事,我认为生平最得意,也是最值得自豪的。”
胡适讲到这里,由李济与吴大猷分别讲话,李济对台湾的学术前景表示“不敢乐观”,而吴大猷则表示不必悲观,吴氏说:“我们要把基础栽培起来,绝对没有捷径。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天才,尚需八九年的训练才能成熟。一个国家更得加倍努力的时候,要20年才能有个标准。我觉得李济先生不必悲观。”
吴大猷言毕,胡适接着说:“我赞成吴大猷先生的话,李济先生太悲观了。”接着针对吴大猷所讲的“不知哪位先生首先提出迎头赶上这句颇有些不自量力和投机意味的话”,胡适道:“我们中央研究院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迎头赶上的话。我去年说了25分钟的话,引起了围剿,不要去管他,那是小事体,小事体。我挨了40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因为这是代表了中国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
据胡适的助手、当时在酒会现场的胡颂平说:“先生讲到这里,声调有些激动。”又讲了几句言论自由之类的话,“正在大声疾呼的时候,突然把话煞住,也许感到(身体)不适了。急忙接着说:好了,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大家再喝点酒,再吃点点心吧,谢谢大家。”
立在不远处的胡颂平看了下表,此时正是六点半,客人开始陆续散去,胡适仍站在原处含着笑容和一些人握手告别。当他正要转身和一位客人说话时,忽然面色苍白,晃了一晃便仰身向后倒下,后脑先碰到桌沿,再摔倒在磨石子的地上。站在他附近的凌鸿勋、钱思亮等连忙伸手来扶,但为时已晚,一代博学硕儒溘然长逝。
胡适带着“朋友”式的微笑匆忙走了。噩耗传出,台岛震动,学界同悲。蒋介石闻讯,当晚亲笔泼墨挥毫,写下了“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的挽联,以示哀悼。第二天,宋美龄专程赴胡宅看望了处在悲恸中的胡适夫人江冬秀,劝其节哀,保重身体。2月27日,蒋介石派专人送来亲笔手书的挽额“智德兼隆”四个大字。3月1日,蒋介石亲自前来吊唁。
出殡之日,台湾各界有30万人自发为“我的朋友胡适之”执绋送别,一片泪海。国民党要人、学界名流、生前友好、同事前往送行者不计其数,整个送葬路上人山人海,车马难行,形成无涯之海洋。其规模之大,盛况之隆,前所未有。胡氏的小脚太太江冬秀面对如此壮观浩瀚、涌动不息的人潮,甚为感动,也甚觉荣幸,于悲恸中用正宗的安徽腔对她的长子胡祖望说道:“祖望,做人做到你爸爸这样,不容易哟!”
就在胡适临死前的四个月,这位与胡适同庚并于14岁订婚,以打麻将为唯一专业特长的小脚太太江冬秀,从美国赶到台湾陪伴身体病弱的丈夫。胡适临终前两天曾嘱咐秘书王志维替自己物色一所房子,并说:“我太太打麻将的朋友多。我在南港住的是公家宿舍,傅孟真先生给中央研究院留下来的好传统之一,就是不准在宿舍打牌。我也应该遵守傅先生留下的规矩。”王志维听罢,很是感动,第二天便开始想法联系。但房子没有找到,胡氏却驾鹤西去。王志维在帮助胡家清点遗物时发现,除了书籍、文稿、信件等等,胡适生前留下的全部财产只有135美元。
胡适之死,如同一颗自由之星坠落在远方。从此,台湾流传一句话:胡适去后,谁敢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