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禹,抗战牺牲的第一位师长
今天要说的这位英雄,有点特殊,因为全面抗战爆发后仅仅过了21天,这位英雄就殉国了,还没来得及杀几个鬼子,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只要提起这位英雄,绝对都竖起大拇指,其英名之大、影响之远,比任何抗日名将都不逊色。
这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名叫赵登禹,山东菏泽人。
赵登禹生于1898年,请注意,在1898年出生的大人物绝对震天动地,只要说一个人就够了——周恩来。如果觉得还不够,那就再给你两个——刘少奇、彭德怀。这三位新中国绝对的顶级大元勋,都是在1898年出生的。
另外,在国民党这边,也有几位级别非常高的大人物,第一个就是陈诚,级别相当于我方的周恩来。除了陈诚,还有国民党名将汤恩伯、郝梦龄,军统局局长毛人凤、保密局局长郑介民。
在文坛,也出了三位顶级的散文大家:朱自清、丰子恺、郑振铎。
赵登禹是典型的山东好汉,从小就拜师习武,对各路门派的武功都有很深的造诣,再加上天生神力,小小年纪早已名声在外。所谓“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当时的“帝王”已经没了,赵登禹就跟着村里的几个人一起去投奔了冯玉祥的部队。
有一次,冯玉祥去部队视察,发现有一个大兵拖拉着鞋,没有把脚放进鞋里去,冯玉祥对军纪向来要求很严,立刻就火了,把那个大兵叫出来,质问他为什么不把鞋穿好。那个大兵说,我的脚太大,发的鞋太小,穿不进去。冯玉祥看了看他的身板,确实极为强壮,士兵们中间显得鹤立鸡群,就问他会不会武术。大兵说,当然会,从小就练。冯玉祥说,那好,你跟我比试比试,如果你赢了,我就不追究了。结果,冯玉祥跟这个大兵比了三次,都是大兵赢。旁边的排长吓坏了,训他说你怎么把总司令给赢了,不知道让一让吗?结果大兵毫不客气地回应说,当兵打仗说一不二,等上了战场也得让一让吗?冯玉祥哈哈大笑,不但没有追究他的失礼,反而把他调到了身边,当起了自己的护卫。
刚才说了,全面抗战刚爆发21天,赵登禹就殉国了。但这并没有削弱赵登禹在抗日战场上的丰功伟绩,因为他的抗战生涯从1933年就开始了。
1933年初,日军的炮火指向了长城。要知道,在中国人的心里,长城自古以来就是抵御外辱的象征,现在小日本儿把大炮架在了长城上,自然引起了中国军民的强烈愤慨。当时,赵登禹正担任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率部镇守长城喜峰口。然而,双方的火力实在相差太悬殊,赵登禹的部队甚至以大刀为主,牺牲了很多人仍然没有对日军形成威胁。这时,赵登禹怒了,挑选出一支身手精湛的敢死队,一人一把大刀,在一个大雪之夜,闯入了日军的大本营。这就是被中国人流传至今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在这次奇袭中,赵登禹率领大刀队如砍瓜切菜,日本鬼子的鲜血,染红了长城上的每一寸土地。想象一下:大雪之夜,手起刀落,鬼子的热血,伴着漫天的飞雪,要多痛快有多痛快!
喜峰口一战,共砍死日军5000多人,极大地振奋了九一八事变以来低迷沉郁的民族士气,举国振奋。而赵登禹,也因这一战封神,成为中国人心中无与伦比的民族英雄。
战后,赵登禹被晋升为132师师长,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青天白日勋章”。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赵登禹率132师镇守南苑。临战前,赵登禹对大家表达了自己随时准备殉国的决心:“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7月23日,赵登禹指挥29军学生军训团南撤,结果遇到了日军的伏击,赵登禹乘坐的汽车被炸毁,自己也身受重伤。警卫员想把他搬到安全的地方,但赵登禹没有走,仍然坐在地上指挥学生军训团后撤。不料,又一枚炮弹飞过来,赵登禹的双腿被齐齐炸断……赵登禹临终前,对警卫员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好悲伤的。只是北平城里还有我的老母,你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她的儿子为国牺牲,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吧。”在抗日战场上,赵登禹是第一位殉国的师长,年仅39岁。因战事紧急,赵登禹的部下将他的尸体掩藏在路旁的青纱帐里。夜里,龙泉寺的方丈亲自带人去把他的尸体搬回了寺里,为他日日祭奠,一直到抗战胜利。
3天后,即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追晋赵登禹为上将军衔。同时,在延安,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活动,毛泽东对他高度评价说:“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没有忘记这位民族英雄,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大会,并将北京的北沟沿大街命名为“赵登禹路”,直到今天仍然在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