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而灿烂,这样的建筑“最民国”
民国是中国百年近代史上最灿烂多彩的多元化发展时期,其中自1927年至1937年这段历史时期还被后代历史学家誉之为“可与中国春秋时代媲美”的“黄金十年”。
民国,是中国建筑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建筑,既有对传统建筑体系的继承,又有对西方建筑思潮的吸收;既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又融合了当时人的需求。
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南京地区兴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各类建筑的总称,也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传统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传统民族形式及现代派及六种。
民国时期,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上海、天津、广州、青岛、大连、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建筑更多的体现的是“西化”,尤其是上海,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
这些建筑对这些城市而言,并非是城市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不是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它们或多或少带有一种政治上、文化上强加的色彩,有被动的成分在里面。
民国建筑对于吊灯的应用令今人望尘莫及。陈丹燕在《成为和平饭店》里如此描述上海外滩这间负有“奢华与艺术之最”盛名的和平饭店里的灯光:“那灯光让我见识到,原来灯光也可以是兼有炫耀与雅致的复杂含意的一种物质。”
一袭淡雅端庄的旗袍,温柔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一辆旧时代里的黄包车,演绎老上海十里洋场的绝代风情。从吊顶里透出的明亮灯光夹杂着水晶吊灯散发出的金色光芒,从空中澄澈地流泻下来,温暖而明亮,仿佛听到了上海和平饭店里怀旧的爵士乐。
民国时期,建筑师大家辈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先锋建筑事务所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生;吕彦直,杨廷宝、童寯、陈植、梁思成等建筑明星璀璨,留下的民国建筑风格至今影响着今天的建筑设计。
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样的结构有着延伸了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以及优秀的性能等优点,但是砖混结构承重结构为粘土砖,其生命力不如以明清等砖木结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
上海海关大楼
天津利顺德饭店
南京国民大会堂旧址
南京民国政府·总统府旧址
南京金陵大学北大楼旧址
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旧址
南京中央体育场旧址
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旧址
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
回望历史,幢幢建筑像是刻在大地上的印记。岁月的消逝,时代的变迁,有的印记消失了,有的留下来。
民国建筑,是刻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印记,时光在流转,建筑却依然闪烁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