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左,胡适在右,民国网在中间
鲁迅和胡适,都是民国时期的知名学者,同时又是一对异议不断的大冤家。鲁迅与胡适,代表了中国当时知识分子的两种气质和立场。至今常有一些粉丝为他们而互撕、开打。因此二人也都是民国网的“常客”。一些好事者问道:民国网在处理意见分歧、观点冲突的问题时,会偏向鲁迅还是偏向胡适呢?如此之类的二选一游戏当然是一种逻辑陷阱,民国网不会上当,但也没必要学政治家打哈哈,王顾左右而言他。 其实,鲁迅和胡适有不少的相同点。…
鲁迅和胡适,都是民国时期的知名学者,同时又是一对异议不断的大冤家。鲁迅与胡适,代表了中国当时知识分子的两种气质和立场。至今常有一些粉丝为他们而互撕、开打。因此二人也都是民国网的“常客”。一些好事者问道:民国网在处理意见分歧、观点冲突的问题时,会偏向鲁迅还是偏向胡适呢?如此之类的二选一游戏当然是一种逻辑陷阱,民国网不会上当,但也没必要学政治家打哈哈,王顾左右而言他。 其实,鲁迅和胡适有不少的相同点。…
抗战前,苏北邳县有一大户人家,姓戴,是当地最大的地主。 说是地主,其实老地主早就没了,所生的四个儿子都是读书人,大的几个都去了美国、英国留学,读完书留在了当地。最小的老四在日本留学,学的是历史。 家里没什么人,只有孙辈的人还有一些在附近读书的。 虽然家里有土地上千亩,但也只是收点租子供老四上学和其他几个孙辈的孩子上学读书。 1937 年卢沟桥事变,揭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 一时间举国上下,抗日…
前几年,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突然走红。实际上,和小学教材相比,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材,也独具特色,尤其富有人文气息。 自民国时代起就在各高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是当时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当时称为“大一国文”,居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民国时期思想活跃,大学可以自编教材。尤其是三四十年代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自编大学语文教材,形成了大学语文教材面貌纷呈、思路多元的特点,今天展读,人文气…
《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 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胡适与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发生在1919年7月间,因胡适的一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引起。 胡适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国家的政治是极为关心的。后来到了美国,他不仅有三分之一的学时选修政治、经济课程,并对美国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十分感兴趣,同时也十分关注国内和国际的政治,曾积极参与1912年和1916年美国总统竞选活动和为中国民主共和政治作辩护。1917年回国后,被“逼上梁山”…
【导读】李大钊:思想是绝对的自由,是不能禁止的自由,禁止思想自由的,断然没有一点的效果。我奉劝禁遏言论、思想自由的注意,要利用言论自由来破坏危险思想,不要借口危险思想来禁止言论自由。文章原刊在1919年6月1日《每周评论》第24号。 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 作者:李大钊 &nb…
题记:今天上午,曾在一个朋友小群说起抗战往事,我若有所思向几位南京朋友问了南京的天气。 他们说是今天靡靡阴雨,气温不过摄氏3、5、7度,出门寒风凛冽,早就羽绒大衣。 眼下,还是呆在室内好些,暖气空调开足,正是围炉温酒火锅的好季节。 言谈时候,我在饭后煮茶,随手弹琴翻书,不禁想起了1937年的12月7日、8日——那是日军合围南京的日子。 那些腥风血雨的往事飘零八十三年,便在这个凄清的冬夜浮游书房,栩…
我们嬴得了抗日战争,不仅仅是大人物的功劳,更主要的还是这些拼死捍卫独立和自由的小人物们,他们不应该只属于那些官方的统计数字。 如果不是这段椎心泣血的往事,我根本就不会写林徽因。因为她的故事世人皆知,演绎成民国文艺八卦。 很多人提起林徽因,都知道她是民国女神,有过人的才气和容颜,还有最富盛名的感情纠葛。与徐志摩、金岳霖恩怨情仇,但这些事,我都不想提。 在抗战中,有一段往事椎心泣血,被历史尘封,不为人…
陈炯明因主张“联省自治”,反对北伐,与孙中山发生冲突,而在20年代背上“革命叛徒”之罪名。世易时移,近年来,捧陈炯明、黑孙中山又成流风。究竟孰是孰非? 一、孙、陈分歧的实质,是通过何种手段,消灭军阀 近年来,陈炯明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人物,被一些学者视为“杰出的共和主义者”,打破“陈炯明叛变革命”的历史成见,指出孙中山与陈炯明最终决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理念分歧。 北洋时期是一个乱世,从1912年到…
陈炯明(1878年-1933年),字竞存,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民国初期一位雄踞一方叱咤风云的地方实力派,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 在人们的印象中,陈炯明是背叛孙中山先生的反动派,其罪证就是1922年“六一六炮轰总统府”事件,逼得孙中山最后化装逃往上海,于是,在后来的教科书上描述陈炯明都以“逆党”、“叛军”、“乱臣贼子”称之。 甚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陈炯明是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运动的,他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