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月七

作者:   宋新郁

又是一年七月七,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无数的文字和图片刷屏,然而,许多图片和文字并不尽人意,我每年都笑笑继续保持沉默。今年疫情,闲来无事,忽然想在这一天去卢沟桥走走,网上查了一下,“卢沟桥景区”从七月八日起才开放……有些话有些事儿憋在心里,不吐不快,便有了此文,与民国史爱好者交流。

I

吉星文(1908年-1958年8月23日),乳名:黑星,字:绍武,河南扶沟人。十五岁时,从县立师范辍学,进入叔父吉鸿昌的部队中当兵,一年后即被升为排长。1926年,由国民革命军第19师师长吉鸿昌介绍,十八岁的吉星文排长只身来到河南灵宝县文地镇,进入宋哲元旅当骑兵。因刻苦钻研军事,作战勇敢,被提升为连长。1933年3月,吉星文参加长城要塞喜峰口对日作战。3月11日,已成为第37师第109旅第219团营长的吉星文接到命令,带领全营官兵,巧妙绕过日军右翼奔袭敌后,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于次日凌晨攻战王家、瓦房等村,将村中敌人全部歼灭。因为此次胜利,吉星文被提升为国民革命军第219团上校团长,年仅二十四岁的吉星文获得了“抗日英雄”的荣誉,他的名字开始经常出现在国内的各大报纸上。由于吉星文打起仗来从来就不怕死,赵登禹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吉大胆”。

1934年元旦,第29军在北平阅兵,吉星文被推举为阅兵总指挥,因吉星文军容严整,声音宏亮,指挥有方,博得了中外人士的一致赞赏。

图片4.png

1937年6月,第219团奉命调防卢沟桥。卢沟桥是北平通往内地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7月7日,日军诡称在军事演习时有一士兵失踪,要到宛平县城搜查。面对日军的威胁,吉星文当即拒绝。7月7日夜,日军向第219团阵地开炮轰击。吉星文立即向其上司、第37师师长冯治安请示,冯治安当即表示:“为维护国家主权,寸土不能让,可采取武力自卫。”吉星文立即命令守桥部队还击,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日军遭到反击后,竟然派兵杀害了第219团执勤官兵并占领了桥头堡。吉星文非常痛心,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因为卢沟桥一旦失守,整个平津局势将动荡不安。在这民族危急的关头,吉星文提出,卢沟桥坚决不能丢。7月8日晚,吉星文进行了精心安排:一、将日军要进宛平县城搜查的事,交给王冷斋专员应付;二、宛平县城防务由姜团副负责;三、自己带人悄悄出城,直奔三营营长金振中营部,召集连长以上军官商议。他分析形势,鼓舞士气,组织敢死队夺回桥头堡。在他的号召下,官兵抗日情绪十分高涨,报名参加敢死队的有三百多人。吉星文亲自挑选出一百五十名精干人员,编成五个组,敢死队每人带步枪一支,手榴弹两枚,大刀一把,准备出击。

敢死队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二十分钟内,将几十名日本兵全部消灭,一举夺回了桥头堡。吉星文立即把卢沟桥事件的真相向上级作了报告。日军疯狂向中方阵地炮击,企图再次夺回桥头堡。由于第216团的坚决抵抗,日军的阴谋未能得逞。7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庐山上宣布准备应战和必要时守土抗战到底的决心。7月19日,蒋介石发表了《最后的关头》的演说,正式宣布开始全面抗战。

应该说,在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正是吉星文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37师第219团,在卢沟桥抗击日军的二十余日,开启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II

说到吉星文,不得不说一说他走上职业军人生涯的领路人、叔父吉鸿昌。很多人的小学课本里都曾有过一课,叫:《死也不倒下》,相信同龄人都有印象:

吉鸿昌,原名吉恒立,字世五,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吉茂松在镇上以开小茶馆为业,由于家道贫寒,吉鸿昌从小就在茶馆帮父亲打下手。吉鸿昌从小顽劣,时常与人打架,每回在外面打架闯祸,其父知道后往往抡着扁担追着揍他,所以少年时代的吉鸿昌有个外号,叫“扁担楞”。

图片5.png

1913年秋天,不满十八岁的吉鸿昌瞒着家人,到河南堰城投入冯玉祥部。因吃苦耐劳、智勇正直而被冯玉祥赏识,被送入模范连当学兵,不久提升为手枪连连长,尔后又提升为营长。十二年后的1925年,吉鸿昌已升任绥远省督统署直辖骑兵团团长兼警务处处长,不久又被任命为第36旅旅长。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响应北伐。1927年4月,吉鸿昌所部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9师,升任师长。1929年7月,吉鸿昌进兵宁夏,成为宁夏省政府主席兼第10军军长。1930年4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吉鸿昌奉命率部从宁夏出潼关,参加讨蒋大战。9月,冯玉祥的西北军战败。吉鸿昌接受国民政府改编,就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被派往河南光山、商城一带进攻中共鄂豫皖苏区。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在国外考察实业的吉鸿昌闻讯回国,寓居天津,秘密与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联系。4月,吉鸿昌在北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26日,在苏联的武器支援下,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将领集合东北义勇军残部、蒙古族武装、察哈尔当地民团和一些当地土匪武装,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兼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1933年8月26日,吉鸿昌率领三千多人试图去商都,同抗日同盟军高树勋会合,遭到国民革命军的围追堵截,无奈之下找到方振武,准备一同进攻由国民革命军驻守的北平城。9月21日,他们行进到日军和国军交界的非武装区时,日军飞机投放传单,要求吉鸿昌部三日内离开,不然派兵剿灭,吉鸿昌在三日内离开。10月10日,吉鸿昌部在北平郊区的昌平被中央军同晋军、西北军包围,因弹尽粮绝而崩溃。吉鸿昌与方振武逃到国民革命军第32军商震部驻地,不料被商震押送北平审问。途中,吉鸿昌和方振武用计脱身,吉鸿昌于1934年5月回到天津,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担任主任委员,并在自家三楼一角,设立了一个秘密印刷所,出版机关刊物《民族战旗》报,他的住宅也成了中共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被党内同志称为“红楼”。6月,吉鸿昌、南汉宸秘密与西安的杨虎城取得联系,开始筹资购买武器,并约集原西北军中反蒋的苏雨生、刑肇棠、雷中田等人来天津,由天津中共地下党组织集中进行开展秘密武装斗争的训练,然后派往西北、豫南、豫西、安徽等地,组织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军。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法国工部局逮捕,被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3日,北平军分会举行军法会审,以“叛国罪”(多次煽动兵变)和“叛党罪”(脱离国民党加入共产党)判处吉鸿昌死刑。11月24日,吉鸿昌被执行枪决。

《死也不倒下》讲的就是吉鸿昌临行前声色俱厉地对行刑者喝道:“我为抗日而死,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死后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

我那时还在上小学,觉得刽子手并非想象中的凶神恶煞,——那时候我已经亲眼看过了一次枪毙人,被毙之人是背插“亡命牌”五花大绑跪在地上的——便举手问老师吉鸿昌到底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那把椅子?老师如何回答的我已经不记得了,但老师说因为吉鸿昌命令行刑者:“到前面开枪!我要亲眼看着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所以特务在吉鸿昌的面前颤抖着举起了枪……

III

此文是为了纪念开“卢沟桥事变”第一枪的吉星文的,却荡开一笔啰嗦了半天他的叔叔吉鸿昌,是因为我长大之后才看到吉星文的故事,惊诧于在他的叔叔吉鸿昌1931年因为违抗军令被解除军职出洋考察之后,一直四处煽动兵变的时候,侄子吉星文却在军中一路升迁,丝毫没有收到其叔父所作所为的影响,着实让我体会了一把什么叫着“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1933年.当叔叔吉鸿昌纠集武装力量企图攻打北平城之时,侄子吉星文却在北平城外抗击日本侵略者并因战功晋升为上校团长;1934年,叔叔吉鸿昌“死也不倒下”的那一年,侄子吉星文进入陆军军官训练团第1期受训,获得团长蒋中正颁发的毕业证书。叔叔吉鸿昌死后,侄子吉星文在抗日战争之后的升迁速度更快。

1937年7月26日,日军集结六万以上之兵力,准备对北平发动总攻击,吉星文奉命将卢沟桥防务移交给地方保安部队,移防北平城,就在第219团撤离数小时后,卢沟桥失守。吉星文与昔日喜峰口抗日的战友: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和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一起进入北平城,继续顽强抵抗日军,直至二人牺牲殉国,直至平津失陷而奉命离开战场。吉星文在华北战场与日军展开周旋,1937年9月,吉星文升任国民革命军第109旅旅长。1938年,吉星文升任师长,他在徐州会战掩护友军撤退,与张自忠一同参加随枣会战,并多次在战斗中身受重伤。

吉星文的儿子吉民立回忆说:“由于抗战时国军火力太差,吉星文出身的西北军系,强调近距离冲锋肉搏。吉星文生前统计,曾经六度拿着大刀杀进敌阵,有一回肉搏战下来,吉星文的刀刃都砍捲了。吉星文负伤最重的一次,是肩膀被砍掉一块肉,伤口比三隻手指还宽。父亲从来不敢在奶奶面前换衣服,怕她看到会难过。”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吉星文作战勇敢,先后被国民政府授予胜利、光华、云麾、干城、忠勤等勋章,并被提升为第29军第37师师长,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

1946年,国民革命军缩编,改任整编第77师第37旅长。1947年7月6日,冯治安派翟紫封的整编第38旅进占鲁南费县县城,遭陶勇的华野第4纵队攻击,仅一日,费县城破,第38旅被歼,翟紫封被俘。7月8日,驰援费县的吉星文整编第37旅在费县南面的层皮山一线进入叶飞华野第1纵队的包围圈,吉部被歼,幸免于难的吉星文进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1948年4月结业后,被任命为第77军中将军长。淮海战役中,吉星文头部中弹负伤,被送到上海就医。伤好后,调任第125军中将军长。1949年9月,从福建撤到台湾。吉星文赴台后因其赫赫名声,先后出任第50军军官战斗团团长、澎湖防卫部副司令长官。1957年,吉星文再入陆军大学深造,授陆军中将衔,调赴金门,任金门防卫部副司令长官,成为司令官胡琏的副手。

读者诸君中一定有人好奇:说了半天,怎么跟我了解的历史不一样?是的,有一段时期,我们所了解的“卢沟桥第一枪”,说的都是旅长何基沣,对团长吉星文与师长冯治安多半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里又不得不说说何基沣了:

图片6.png

何基沣(1898年10月-1980年1月20日),河北藁城人,1933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110旅旅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是冯治安师长的部下、吉星文团长的上司。193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同张克侠一起在淮海战役中率领国军两万余人在贾汪、台儿庄驻地起义。1949年后,历任人民解放军第34军军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农业部副部长等职。1980年,病逝于北京,年82岁。

据说,因为当时周恩来亲口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使得何基沣至死也不敢暴露其秘密共产党员的身份。这句话是这样的:“基沣,过去的事,就让它作为党的一个秘密吧。”

现在诸君明白了,由于吉星文之后到了台湾,后来又在八二三砲战阵亡,而何基沣留在了大陆且身居高位,所以大家都知道何基沣,却对吉星文知之甚少。

1958年8月23日18点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然炮击金门,短短数小时之内落弹五万七千余发,史称“八二三炮战”。正在金门防卫司令部所在地太武山麓的翠谷水上餐厅(现为金门金湖镇明德公园)用餐的吉星文中将与赵家骧中将、章杰少将遭到炮击,在逃往防空洞途中,赵、章两位副司令当场身亡,吉星文被炮弹击成重伤。被救回坑道内的战地医院后,军医立即为他做了手术,取出了身上的弹片。当时伤情比较稳定,医生认为没有生命危险,不料,有一小块弹片未被取出,三天后伤口感染恶化,在台北三军总院不治身亡,年五十岁。

吉星文死后,胡琏派专机把他运送到澎湖埋葬。现于事发地点设有凉亭,其内设有一纪念碑,写着“吉星文、赵家骧、章杰 将军八二三战役殉职纪念碑”。

吉星文死后,国民政府追晋为二级上将,并举行大规模的国葬。

吉星文的抗日事迹,同样陈列在卢沟桥畔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中。

吉星文都是妻子沈嘉斌病逝于1985年,共育有五名子女:长女吉民中(1946-),夫婿郑世富是台中市乌日林新医院皮肤疾病门诊主任;长子吉民森(1948-);次子吉民正;三子吉民立(1954-),跆拳道、合气道教练;次女吉民青。

2020年7月7日 北京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