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乃广“舞蹈水彩”题记
在美术史上,一个大画家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总需要逢遇一个契机,通过一个接近顿悟的方式获得认识与表现上的飞跃。
对于水彩画家陈乃广来说,这个飞跃与顿悟无疑来自21世纪初他入京生活一头扎进艺术十多年时光的“迁想妙得”。
三十六年前,我和乃广先生同在一家党报共事,他任美术编辑,我任一版责任编辑。他很勤奋,又有艺术眼力,对各种人物、风景、静物的速写,观察敏锐,用笔准确,线条简洁美妙,舞蹈速写尤其画得好。上个月,我们在北京邂逅,回忆报社往事时,他说市里每有演出或比赛现场采访,编辑部总派他去,因为这类活动大都在晚上,这练就了他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速写只看人体的动作姿态,不看画面即可画好的功夫。那年他还在湖南日报工作,中央美院萧惠祥教授看到他那摞信笔画下的舞台速写作品大加赞赏,连声说这些即景创作作品比那些整理过的作品好的多。一句话就是传神。
在邂逅的那天早晨,北京蓝天白云,秋风飒飒,苹果红了,枣子熟透了,秋虫叫声平淡而意绪悠远。陈乃广在他的小四合院画室里,欣喜地为我和振荒兄展示了他的拿手绝活——水彩舞蹈。只见他,从一叠纸中抽出一张水彩纸,用手摸了摸,拿起笔在纸上极快地勾勒几笔(那是架构人体最勾人的线条)!然后大笔蘸色,由左向右,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在纸上恣肆挥洒!笔势带着瑟瑟风声,摧动出花叶海浪般的韵律。瞬间,一幅放浪形骸、完全融入大自由、大解脱境界的人物舞蹈画跃然纸上,色块无滞无碍,线条弹出理性,见疏密,有虚实,于空白中着眼,于迫塞中求空灵,在飞白处中求气韵。此时,画面像随风飞动的云,像漫流于溪谷的水,像耸立山壑里的松涛,形色交融,屈曲瑰奇,波澜迭起,意态无穷……此刻,一旁观看的我就像在深山里喝了烈酒,突然听到高山流水的那种声音,灵魂为之一振!禁不住大叫三声:“好!好!!好!!!”好在整幅作品从起笔到收笔,一气呵成!好在这种元气充沛、不可遏止的创作激情与陈乃广其人自身滋孕的舞者气质水乳交融,大面积飞白式的扫笔丰富了笔墨质地,完好地表现出水彩技法的大气磅礴之势和朦胧浸润之韵!!好在他的作品“似与不似之间”,造型妙趣,粗观,细赏都非常过瘾!!!
粗观,细赏陈乃广先生的舞蹈水彩画,我以为,乃广是一位既能极工,又能极简,分别地在两个极端上有所创造,而最终又不肯拘泥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艺术家,他所选择的造型尺度和审美的中界点,是东方的,也是西方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他迷恋中国各民族绚丽多彩的舞蹈,如杨丽萍舞姿的原生态美、矫健美;迷恋西方芭蕾、爵士舞蹈,如《天鹅湖》展现的柔韵美、舒展美。他还有舞蹈的环境和舞蹈的伴侣。他的夫人——余慧女士,就是一位知性的舞者。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们一起下放江永当知青,共同的爱好让他们成了舞蹈眷侣。舞是他俩心中的美,但陈乃广心中追求的梦还有绘画。他尝试着美与梦的结合,用画笔速写了大量的舞台真实,舞者有鼻子有眼,动作妩媚摄人,观众也喜欢这样的作品。然而,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真正的艺术不是形似,而是拨去“形”的外衣后“神”的真实呈现。陈乃广深深意识到这一点,他开始追求“形”背后的“魂”,画风日趋简化,渐渐地,纸上的舞者隐去了具像,没有形的外衣,强化了“不似之似”的造型,强化了“神”的主导地位,创作臻于“笔愈简而神愈全”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他对生命的观照与体验,是东方的、中国的。但关注与咏叹生命本身,又是世界的、人类的。
陈乃广的舞蹈水彩画,源自于画家诗意的生命感受,源自于他近30年来膜拜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家花鸟、山水、人物画的探赜。他的色彩,几乎都是用来和线条作对比的,目的是为了显出线条的光彩。陈乃广在湘南的江永山区生活过五六个年头,那种来自大山的野性和原始状态、自然与人的和谐,让他比一般人更敏于花香鸟语和四时风云的变幻,而性格的真率、淡泊,阅历的丰富和宁静的创作环境,又赋予他敏于顿悟的特质。这使他既把握了古代前贤的写意手段,又能纵情恣意地抒发现代人的状貌,因而读他的作品读出的是来自于古诗的意境,可是,在笔墨形式上又会感到有一种浓烈的现代性风格,蕴涵着一层东西方文化直触生命的意义与境界,趣味横生,韵味无穷,独具一格。
宗白华说:“人间第一流的文艺,纵然是同时通俗,构成他们的普遍性与人间性,然而,光是这个,绝不能使它们成为第一流。它们必同时含藏着一层最深层的意义与境界,以待千古的真正知己。”此乃鉴古博识之言,贻之陈乃广先生以为何如?
已亥冬月初六,三江抱云楼主莫鹤群谨识
艺术家简介
陈乃广,1946年生于湖南长沙,当了十余年知青,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做过农民,矿工,工会干事,美术编辑,从《湖南日报》主任美编岗位退休,多年来致力于水彩画的写生与创作。
主要作品有《晚秋》《白昼》《失宠》《解放》《银色的月光》《扎西德勒》等。作品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报人书画展以及北京、湖南等地主题展和中国水彩画名家展。2010年《陈乃广水彩画作品选》画册由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其作品国内外艺术馆及收藏家多有收藏。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