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怎样考大学?那时有无“保送生”?
聊高考的相关话题,不得不从民国时期开始说起。在1938年,教育部就设立了全国统一的招生委员会,而这个招生委员会就是用来负责全国统一的高考的。具体项目就是负责制定招生的简章和高考的命题阅卷,以及编纂出台相应的录取标准,光是以上这些还不够,毕竟在当时还没有完整的体系供我们参考,所以直到公布试题和复核高考成绩,分配学生也都是由这个招生委员会来做的。同时,这个委员会还负责研究一些招生制度的改进等等,也就在设立招生委会的同一年里,我们国家就进行了第一次的全国统一高考。
第一次实行全国统考,那么人民是怎样看待的呢?大家当然是非常高兴了!对比一下,这种全国统一高考相比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来讲会更加的公平。再对比之前科举考试的八股文来说,这种高考也更灵活更科学,算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产物了。
民国是乱世,但是这个时代同样孕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学者,出现了众多文学大家,那民国时期和我们现在一样要通过高考才能上大学吗?
其实就像上面说的那样,毕竟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作为参考,刚刚开始试探这个方式,所以民国时期的高考制度难免会有点混乱。在设立高考之前大学们都是自己自主招生的,考生需要做的就是带上你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去各大学校参加他们自己设立的考试,你只要通过了就能够被录取。那时候北京大学的高考只有国文外文和历史化学这些,全加上也不超过五门的学科。但武汉大学那时候就还要考党义和生物、物理等等的题目,而且也是分为文科和理科的,那时候武汉大学还把物理列成文科来招生。
也是这种全自主的招生方式,让很多学校招收到了他们自己想要的学生,后来民国政府统一了高考,还明确划分了文科与理科,一些高中就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保送入学。但是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全国统一的考试就没办法继续举办下去。这样一来全国的高校又回到了自主招生的环境。
不过那时候的考试和现在的考试也不一样,那会还要考生去往各地的省会城市去考试,像是以前的赶考,麻烦是很麻烦,但是一般人只要是从小就能够接受教育的,那么大学的入学率还是很高的,考试不是很难。实在考不上的话,还能去免费的师范学校学习。
说完了考试,我们再来说一说在当时读一所大学需要的学费有多少。但是其实各个学校都有不同,举一些名校的例子来说吧,北京大学跟清华大学都只需要三十块的大洋就可以读一年,这里面还含有政府补贴。但是一些私立大学就没有这么好的补贴福利了,复旦、同济大学和南开大学这样的学校,一年的学费就需要一百块大洋。举个例子,民国时期的工人阶级,工资也就十块大洋到二十块大洋每个月,所以看到那个学费,在当时很多人就以为只有有钱人才能够上大学。
在私立学校中也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学校,那就是教会学校,按现在的话来说应该算得上是贵族学校了。教会学校一般都是由外国人出资建立的,而且里面的环境和学生待遇都非常不错,但是一个学年需要缴纳两百块大洋当学费,另外还有二十块大洋的校服费用和三十块大洋的书本费用等等。
在1940年刚刚决定把这种统一考试固定下来,但是时局动荡,第二年就没法考了,直到1949年之间,民国政府都没有办法组织起这场全国统一考试。
不过在民国的全国考试时,也有过一种比较灵活的招生方案,那就是保送生制度,保送就是免除考试,现在的保送生方式很大程度也是跟当时的民国制度学习的。那时候在高中会考上,成绩特别优秀的就可以直接保送上大学。按概率来说一次高中会考基本就会诞生15%的保送生。不过保送生的成绩也是有一些要求的,那就是在满分为100分的情况之下,成绩不能低于80分。而且各个大学还有一种“先修班”,在这里学习的学生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能够免除考试进入本校的大学就读。
从以上情况来看,民国那时候考大学比起现在是要轻松很多的,保送生比例高,而且当时的科目也比较少。在因不可抗力停止全国高考之后,教育部又马上制定了现在都比较流行的“联合招生”以及“委托招生”类似的招生制度,由教育部划分一些考区,同一个区域的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院校都考同一张卷子,由一家大学组织带头,其他学校也联合招生,毕竟不管怎么样,书还是要读的。
这个联合招生的相关流程如报名和命题阅卷等等都是由教育部规定的,具体细节就是各个考区按自己实际情况变动,不过大学招生的名额也是由教育部来进行审核的,不能说你想招多少人就给你招多少人。但是遇到一次招不满人的情况之下,也是可以再次组织这种联合招生考试的。
但就算是联合考试,也是有保送免试制度的,而且整体比例依然很高。比如在1942年,考生的入学人数与免试保送生人数的比例就是85:15。保送生的门槛也比现在宽松很多,当然不变的条件就是要优等生。不过也不会太死板,先修生也是同样招的,进入先修班条件就不太高了,三科平均分只要是70分以上,那就完全符合先修班的入校条件了。
【参考文献:《民国印象》、《民国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