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弟弟周作人的决裂,真相有多少秘密?
周作人与鲁迅本是亲兄弟,却公然决裂,还在文坛上针锋相对,闹得不可开交。兄弟两人本来关系很好,鲁迅对弟弟周作人还给予厚望,直到1923年7月19日,周作人给鲁迅写了一封信,随后两人彻底决裂,老死不相往来。但毕竟是亲兄弟,鲁迅去世后,周作人还是很照顾他的家人,晚年依旧供养寡嫂朱安,私生活更是无可挑剔。
鲁迅旧照
鲁迅比周作人大三岁。周作人也曾在三味书屋里面读过书、做过锡纸画;奇妙的百草园里,有长妈妈给他讲美女蛇的故事。
他听过蝉鸣蟋蟀叫,拔过何首乌,吃过像小珊瑚珠攒成的、比桑葚味道还好的小球。鲁迅上大学之前两人一直是最好的玩伴。直到周作人15岁时,鲁迅去了南京读书,每每给家里写信都会谈及南京的种种,周作人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向往。
1901年秋天,他也到了南京,进入南京水机学堂读书,1906年跟随兄长鲁迅去日本留学。周作人离开家乡绍兴后就一直依赖着兄长,鲁迅也对这个弟弟非常照顾,在日本留学期间,经常督促周作人学习,让他努力学习翻译。
周作人旧照
他们一起翻译了《域外小说集》,随后还一起继续回国深造学习。两人既是亲人,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总是形影不离,周作人在兄长的庇护下茁壮成长。
鲁迅作为兄长,对弟弟抱有很大的期待,经常在周作人偷懒不学习时斥责他,这种教导一直都没有停过,就算周作人已经有了些许成就,鲁迅还会时常鞭策他。出身于封建大家庭里,鲁迅对家庭的期盼自是和睦相处。
1919年,鲁迅卖掉绍兴老宅,在北京卖了一套四合院,随后带着兄弟搬到北京新宅,兄弟两人发誓不分家。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愉快地生活。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负责掌管钱物,打理这个大家庭,朱安负责照顾婆婆,兄弟两人则负责在外挣钱撑起这个家庭,一家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1923年7月19日,一封信使原本同心协力的大家庭瓦解,至此鲁迅阖家欢乐的期望,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信是周作人写给哥哥鲁迅的,封信的开头不同于以往对大哥的称呼,而是称鲁迅先生,信中说:“昨天才知道,但不愿计较从前的事,以后不要再进入我们的院子。”
鲁迅当时非常疑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弟弟所言的事是何等事,竟使弟弟与自己决裂,为了弄清楚事情的原委,鲁迅还特意邀请周作人详谈,可是周作人却没有赴约。事已至此,鲁迅只好作罢,不久之后,他带着妻子朱安,离开住了四年的八道湾大院,搬入西四砖塔胡同小院。
鲁迅最后一次回来是收拾东西的,遇上了周作人夫妇两人。羽太信子对他破口大骂,直言鲁迅行为不轨,言辞颇为不妥,周作人在一旁帮腔,甚至还准备对鲁迅大打出手。
周作人旧照
幸好邻居拦住了他,后来鲁迅拿了陶瓦枕向周他扔去,周作人这才退下。昔日和美的一家人怎么就大打出手了?这其中的原由,兄弟两人都没有说明。
有流言说是鲁迅偷看羽太信子洗澡,被发现了,羽太信子跟周作人说鲁迅调戏自己,时常有不轨的行为。
周作人是一位缺乏主见,不善交际的人,羽太信子则是一位有心机谋略的女人,她经常在丈夫耳边说鲁迅的不是,于是导致两兄弟产生矛盾。可这其中有几分是真?
还有一个原由,一大家子一起生活,兄弟两人挣的钱都交由羽太信子掌管,羽太信子奢靡无度,铺张浪费,引起了鲁迅的不满,对羽太信子的行为多有规劝。
就这样,两人产生矛盾,两相处自然就不舒服。
早前一大家人还是一起吃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人关系一点点变淡,但是还没有到决裂的地步,这件事一出,兄弟两家其乐融融的美谈彻底不复存在。
兄弟不合的事情是鲁迅的痛处,他不愿提及,周作人也闭口不言,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在作怪,外界不得而知。
世人都说周作人娶错了人,他的不幸皆是因为羽太信子。
周作人一直在兄长的庇护下长大,习惯于被人照顾,他自小性格孤僻,在家庭中也不受宠爱,一直都非常渴望被关爱,这也是他爱上信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羽太信子本是鲁迅和周作人在东京住处雇的一个下女。
周作人一直渴望被爱,信子就像一道光,照进了周作人的世界,让他体会到了那种时时刻刻被关爱的感觉,日久生情,两人从相识、相恋、结合直到终老,相处54年。
两人的性格迥然不同,一个火暴、一个温和,一个张扬、一个内敛,一个粗俗、一个儒雅,许多人都惊讶于为什么性格反差如此之大的两人能一起那么久,还相安无事。
周作人一直以来对信子是很忠诚的。即使他明白自己的人生因为信子带来了些不好的影响,但是他没有怨言,同样,羽太信子对周作人的感情更是矢志不渝的。她以周作人为骄傲,认为是丈夫给她带来了美好的生活,脱离了贫苦。
感情或许就是这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们的感情无关家国恩仇,民族兴衰,管他外面风霜雨雪,只要夫妻恩爱、家庭和乐。
周作人一直饱受争议,但不管其他方面如何,对于自己的妻子,周作人可以说是尽心尽力,非常听妻子的话,也很尊重妻子,在任何时局下都没有抛下妻子。
他一生只有羽太信子一个妻子,晚年,在羽太信子病后也是悉心的照顾,妻子病故后也再无娶妻。
周作人对自己的家庭可谓尽心尽责,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能像他一样对待家人毫无保留的人实在少之又少,他随算不上忠君爱国之人,但是私生活真是毫无挑剔。
爱屋及乌,周作人对羽太信子的家人也很好,信子家境贫寒,经济困难,于是他就把岳父岳母都接到了中国与自己同住。
而后鲁迅去世,一家人失去了经济来源,其生活费一直由许广平供应,但是许广平自顾不暇,还要照顾多病的儿子,实在无法估计周全。
1938年,许广平给周作人写信,希望他可以帮助自己分担一下。
斯人已去,往事不可追,曾经与哥哥鲁迅的恩怨早已埋葬在心底,但家中有难,周作人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于是便负担起供养寡嫂朱安的责任。
虽然周作人有些过失,但是他对家庭却问心无愧。
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靠一己之力养活妻子及其家人,供养寡嫂,照顾弟妹侄儿们,他没有任何怨言,默默承担这一切,对于这一大家子来说,周作人就是他们的天。
周作人终其一生,都是顾家,念家的,无论何时,家都是港湾,是不能舍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