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之光:荣耀杭城的司徒雷登及历史名人
两年前的一个夏日,借着去上海、苏州的机会,我和妻子顺道去了杭州。
那次去杭州,本意是想去看看几位素未谋面的杭州乐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久隐于心的想法——我想借此机会,去瞻仰我向往已久的司徒雷登故居和墓地。
说来惭愧,以前也去过杭州,但除了逛一些耳熟能详的景点,对于司徒雷登的在杭州的故地,我几乎一无所知。
故此行于我而言,也是我必须要补上的一课。
非常感谢的是,一位叫日月星的杭州乐友,虽然工作极忙,但他还是专门抽出一下午的时间,成全了我的愿望。
那位朋友带我们先去了司徒雷登故居。
没有想到的是,司徒雷登故居离我们住的酒店很近,就在斜对面不远的一条小巷。
那条小巷,有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名字——耶稣堂弄。
其实也并不奇怪,因为就在小巷的巷口,有一座古老的基督教堂——天水堂。
1875年,司徒雷登的父亲、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司徒尔,来到杭州,成为了这座教堂最早的主持。
而司徒雷登的故居,就在教堂的后面,近在咫尺,是一处白墙红柱的中式老房子。
而司徒雷登的故居,就在教堂的后面,近在咫尺,是一处白墙红柱的中式老房子。
1878年,这所传教士的住宅建成。就在这一年,出生于耶稣堂弄的司徒雷登,两岁时迁居到这里。
他在中国的五十六年,其中有十四年,是在杭州度过的。
据说,从小就和弄堂里的本地小孩玩在一起的司徒雷登,杭州话说得比英语还好。
置身于这间一如往昔的书房,静静地注视着他的旧照,我突然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时空感……
司徒雷登的名字,在我年少时,就如雷贯耳了。
只不过,在我那时所受的教育中,他是作为一个很著名的“反面人物”,出现于我们的课本的。
“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
在那篇当年无人不晓的课文中,司徒雷登成了一个受到讽刺和嘲弄的失败者。
历史有多么遮蔽呵!在我少时第一次听到他名字的四十多年之后,我才知道一个与课本中完全不同的形象。
司徒雷登,这位燕京大学的创始人,在他八十六年的生命岁月中,几乎将他自己的大半生,深情地奉献给了中国。
“每次的谈话里,都使我觉得他是兼有了严父的沉静,和慈母的温存。”
“他款款的笑在你的对面或旁边,两手叉握着放在膝上,用温和恳挚的目光看着你,你不先开口,他是不多说话的,他总尽量的给你机会,让你倾吐你的来意,然后他用低柔的声音,诚挚的话语,来给你指导与慰安。”
“为婴孩施洗的是他,证婚的是他,丧礼主仪的也是他。你添一个孩子,害一场病,过一次生日,死一个亲人,第一封短简是他寄的,第一盆鲜花是他送的,第一个欢迎微笑,第一句真挚的慰语,都是从他来的……”
“一个人物的伟大,不但是在能在大处着眼,尤其是能在小处下手。从纤细微小的事情里,能表现出伟大的精神的,才是真正的伟大。”
先后作为燕京大学学生和教员的冰心,在她的一篇回忆录中,曾这样描述她谦卑而善良的校长。
离开司徒雷登故居后,那位热情的杭州乐友,接着又驱车带我们来到了郊外一处叫安贤园的公墓——司徒雷登的墓地就在这里。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偌大的安贤园,就我们三个人,悄无声息,来到了司徒雷登的墓地。
岁月流逝,经历无数毁誉、曲折,司徒雷登孤独的灵魂,飘飘荡荡,最终回到了中国,回到他生命开始的地方。
凝望着他的墓碑,不禁想起了近现代那些太多在中国奔波、辛劳、奉献一生、最终将遗骨留在中国的传教士们。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这样的情怀和精神,在我小时候曾经所受的教育中,是不是显得非常陌生?
在他的墓碑前,我惆怅、无语,只有圣经中的那段话,在我脑海久久回荡——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完)
西子湖畔忆名人一一游湖谒墓记
作者:洪声
(一)秋瑾
▲一代侠女秋瑾墓
一代侠女秋瑾在绍兴就义后,坟墓历经迁徒,辛亥革命后才移葬杭州西湖边。
1955年,经常在西湖国宾馆休憩的毛泽东产生拆除西湖边名人墓的念头,他对渐江省委领导感慨道:“西湖边的坟墓太多了,这些坟墓可以拆迁一下埋到郊区去,让死人也过集体生活不好吗?”…
满心不悦地调侃 “我是和坟墓为邻的”。
1964年,正当中国社会生活急剧泛政治化之际,奉迎伟大领袖心意的胡乔木在西湖汪庄5号楼休养时写的一首《沁园春·杭州感事》,成为拆墓风波再起的由头。胡的原词是“土偶欺山,妖骸祸水,西子犹污半面妆。天共我,吼风奇剑,扫汝生光!” 该词送毛泽东审阅时,毛泽东将此词“终日把玩推敲”,最后将末句改定为“谁共我,舞倚天长剑,扫此荒唐”。修改后还加了批注:“杭州及别处,行近郊原,处处与鬼为邻,几百年犹难扫尽。今日仅仅挖了几堆朽骨,便以为问题解决,太轻敌了。至于庙,连一个也未动。” 这阕毛泽东亲笔改过的词,以大字(新四号)在当时的《浙江日报》第一版显著位置刊布,成为当时“拆墓运动”的檄文。于是西湖边一大批名人墓包括秋瑾墓遭殃,迁到西湖区域冷僻的鸡笼山。
秋瑾墓还较幸运。当年亲手葬下秋瑾的工人陈而扬是个有心人,曾在坟头栽下一棵小柏树。多年后依此标志将骨殖坛挖出来之后,寻遗骨的人在地上摊开了一块随身带来的白布,将秋瑾血红色的遗骨一块块在白布上拼接。当拼接到颈骨时,他们发现了颈骨上留有的刀痕,便初步肯定了这是秋瑾遗骸。
当秋瑾等人再次被记起时,已是15年之后。
文革结束,随着岳庙重建,名人墓冢也陆续回迁。1981年,秋瑾墓在西泠桥的另一端重修,塑汉白玉全身雕像,墓基上还有孙中山手题的“巾帼英雄”碑文。
(二) 苏小小
▲一代名妓苏小小墓
江南自古多名妓,一代才女苏小小。“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这诗说的就是她。
南齐绝代才女兼佳人苏小小,长眠在杭州西湖西冷桥畔。墓前建有一亭曰“慕才亭”,亭上题一楹联: 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冷。
唐.李贺《苏小小墓》诗如下: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2010年,专喜骂名人的台湾文痞李敖曾到西湖一游,肉麻表示希望死后能在杭州苏小小墓碑旁边,给自己“留个地儿”一一幸亏墓内並无苏小小骸骨,只有一只象征性的红绣鞋。否则苏小小冥冥之中未必安宁。
苏小小墓是50年代领袖发出迁墓”檄令”后,第一个被掘迁的坟墓。后来回迁时,鸡笼山几十具混葬的名人墓已无法分辨了。故此墓只是苏小小纪念墓,空无一物,它没有秋瑾墓那么幸运。
▲无意中在西湖边发现苏曼殊遗址。
(三)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字印禅,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他一生多才多艺,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在诗歌、小说、佛学等诸多领或皆取得非凡成就,他的才情,他的胆识,时人少有出其右者。郁达夫说过:“苏曼殊的名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早已是不朽的了……他的译诗,比他自作的诗好,他的诗比他的画好,他的画比他的小说好,而他的浪漫气质,由这一种浪漫气质而来的行动风度,比他的一切都要好。”
他17岁出家,袈裟披肩一生。他既是人间情种,又常不忘超脱尘俗,以半僧半俗的形象风糜那个时代,迷倒凡尘众多女子。当年曼殊下葬,多少人去他坟前凭吊,还有人双双去他坟前殉情。
苏曼殊在上海病逝时,除了香囊佛珠,身无长物,临终他留下偈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友人把他葬在西湖孤山。比邻而居的是革命女侠秋瑾、北宋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南齐钱塘名妓苏小小。
(四) 武松
▲武松墓
武松原来不识梁山泊!
武松原是北宋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都头。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
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奸臣蔡鋆,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虎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旁边不远就是钱塘名妓苏小小之墓。
长久以来,世人都认为武松墓只是想象之冢,不过浙江美协副主席姜丹书却在一篇文章里,谈到了同年好友吴剑飞见到武松棺椁的情形:“吴剑飞九岁时(1894年),有一天走过杭州涌金门,正巧瞥见一具棺材被修城墙的工人起出来,上题曰‘武松之柩’,宋体字,每字大约六寸见方,凸刻,贴金,金色未变,全棺完好,比平常的长大,漆色黑里泛红。”“初以为此是空冢、想象冢或衣冠冢。不料一经掘发,赫然有棺,且长大,而棺木已朽,从朽缝中窥见其骨亦颇长大,乃即壅复原状。”
姜丹书还提到,后来武松墓迁到西泠桥,由上海滩帮派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三人出资,在原址上建造了墓碑。
50年代毁墓运动中该墓迁往鸡笼山,现墓是2004年才重迁回西冷桥畔。武松墓牌坊两边的石柱上刻着的一副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是由著名作家冯骥才撰写的。
(五) 岳飞
▲西湖岳王庙
▲”岳母刺字″塑像
西湖西北角的岳王庙,祭祀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的岳飞一一在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之夜,于临安城百姓阖家团圆,辞旧迎新之时,他惨死于风波亭。与岳飞被杀责任攸关的秦桧、王氏、万俟_、张俊等四人跪像,也铸造于明代。历经后代屡毁屡造,现今看到的是文革后79年所铸,造像较粗糙。
其实,岳飞的狱案又称为“诏狱”,程序严密,就跟现在审判薄徐郭一样,外人无法插手。在那种专制的时代,秦桧先生只不过是一个宰相,他的权力不来自天下苍首,而是来自皇帝赵构。赵构如果不想杀岳飞,秦桧能单枪独马杀他吗?
南宋向金人屈膝投降,高宗作为最高统治者,应负主要责任,但议和本身难言对错。历朝历代,凡有外敌,都有主和主战之分,因时而举。问题在军队中势力渐长的岳飞执意要收复中原,恭迎二圣,不仅违抗了十二道金牌的召回圣命,且危及尊上权位,流露干预立储之事,已明显有了“武人干政”的嫌疑,迫使宋高宗赵构不得不对其痛下杀手。
在独裁社会,皇帝是不能错的。所以,在有宋高宗一朝,岳飞被杀了就杀了。但后来,继位的宋朝皇帝发现形势又不对头了,需要树立忠勇的武将典型以匡扶将倾的大厦,于是拨乱反正,重新捧起。责任呢,总要有人承担吧。于是,主和派的秦桧只能背黑锅了一一其实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为求官位敢作敢为的马屁精而已
慷慨激昂,脍炙人口的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为全世界华人所熟知。但是,史学界有多人考证,此词 并非岳飞所写,实际是明代人伪作,写作年代不早于明代中叶。
岳飞,一位情商不高性格有缺陷的赫赫爱国将领,长眠西子湖畔,光耀中华史册!
作者: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