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尘往事:鲁迅严厉批评过的女师大校长杨荫榆

前尘往事:鲁迅严厉批评过的女师大校长杨荫榆

杨荫榆(1884—1938):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出生江苏无锡一个书香门第,小名申官。1907年杨荫榆获公费东渡日本留学,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杨荫榆毕业回国后,受聘于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同时兼任生物解剖教师。1914年杨荫榆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监。1918年杨荫榆赴美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的杨荫榆一度在上海教书,不久便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召至北京,于1924年2月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杨荫榆(杨绛的姑母)是民国时期名气很大的女子。不过,她之所以名气大,却是拜鲁迅所赐。为什么这样说呢?

(来源:张生全/江淳编辑)

前尘往事:鲁迅严厉批评过的女师大校长杨荫榆

1924年,杨荫榆受北洋政府教育部的邀请,接替许寿裳,出任北京女师大校长的职务。

说起来,教书育人一直是杨荫榆的人生理想。

早在担任校长之前,杨荫榆已经在江苏第二女子师范和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分别担任过教务主任和学兼。

在教学中,她渊博的学识和德政得到了学生们的爱戴,同时她工作上严谨认真的态度也得到教育部门的赞许。因此在1918年,她被教育部选派到欧美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

学成归来后的杨荫榆,成为教育部眼中的教育大才。破格将她提拔为北京女师大校长,而她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

前尘往事:鲁迅严厉批评过的女师大校长杨荫榆

杨荫榆由于久在国外留学,对当时的社会变革知之甚少。她认为学风和秩序,是学校能不能办好的重要标杆。再加上她对北洋政府有感激之意,因此她非常不赞成学校在她管理的时期,学生参与到政治运动中去。

在杨荫榆看来,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参与政治运动就是不务正业,会坏了学风。所以,她曾在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中表示:“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

然而,受“五四运动”影响的女学生们,正处于对专制独裁深恶痛绝,一心渴望民主自由之中。因此,对杨荫榆这种专制的旧式家长教育理论,根本不买账。再加上杨荫榆屡次打压限制学生们的自由,并对意见相左的老师多有排挤,因此杨荫榆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剑拔弩张。

1924年秋天,一些学生由于参加政治运动,迟迟没有抵校报到。

杨荫榆为了整顿校风,将几名平时闹学潮闹得最厉害的学生开除。

1925年1月,学生们不光联名给教育部递交了要求辞退杨荫榆校长职务的宣言,并数次到教育部痛斥杨荫榆在教学中对学生施行的种种高压手段。

然而,杨荫榆由于有北洋政府做后盾,且教育部也明文表示支持她的做法,所以杨荫榆在5月9日又以“整顿校风”的名义,勒令刘和珍、许广平等几名带头闹事的学生退学。

这下,杨荫榆真的捅了马蜂窝。

很快报纸上就连篇累牍地出现了批评她的文章。这些文章痛斥她推行的是“寡妇教育”,并称她是“迫害学生,广有羽翼的校长”。

这些文章,很多都出于一个人的手笔,那就是鲁迅。

当时的鲁迅,不仅在教育部任职,还在女师大担任教授。

由于鲁迅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同时他对杨榆荫的教学理念和粗暴的教学态度极不赞同,所以他坚定地站到了学生们的一边,并以笔为枪,对杨荫榆大肆批判。

在声势浩大的反对声中,北洋政府迫于压力,最终撤销了杨荫榆的职务。

一个被学生们赶下台的人,名声自然就坏掉了。可是杨荫榆却对教育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虽然名声大受损害,但她在休整一年后,便迫不及待投入到教学中去了。

遗憾的是,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和东吴大学教学期间,学生对她很不待见。学校方面也不能给予她该有的尊重,逼得她最后只得做了逃兵。

无奈之下,杨荫榆在家里开设私学——二乐女子学社。她自任社长,招收一些愿意读书的女学生。

1937年,抗战爆发,苏州很快成为沦陷区。

日本人找到杨荫榆,希望她能出任伪职,但遭到杨荫榆的回绝。

杨荫榆对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怒不可遏,她向日本军官递交了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数次到日本军营抗议,要求日本军官约束那些四处奸淫掳掠的日本兵。

同时,杨榆荫为了保护妇女们不受到日本人的伤害,拿出所有的积蓄,把二乐女子学社进行了扩建,以此当作她们的安全庇护所。

日本人见杨荫榆不光不配合,还处处唱反调,于是将她枪杀于吴门桥上,并将尸体弃于冰冷的河中。

从杨荫榆一生的言行来看,她其实始终是保护女学生的。当初她反对女学生参与政治运动,其实也是一种保护女学生的表现。而最后,她更是为了保护女学生不受伤害,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从这一点来说,杨荫榆虽然观念与时代脱离,但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她其实本性是很善良的。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